250 重义轻财-第2/2页



  但何妥反手就是一封弹章,弹劾苏夔之父,尚书右仆射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尚书右丞王弘、吏部司侍郎薛道衡、考功司侍郎李同和等人结党营私。

  声称尚书省之人称呼尚书右丞王弘为世子,称呼李同和为叔父,二人便是苏威的儿子与兄弟。

  又告发苏威以不正当手段为堂弟苏彻、苏肃谋求官职等几项罪行。

  杨坚见到这封弹劾奏疏,气得双手发抖,苏威为亲族谋官,虽然不法,但也不至于让杨坚生这么大的气。

  关键还在于结党营私,王弘是尚书省的世子,那苏威又是什么?尚书省的王!

  尚书省总领庶务,下辖六部,是国家的施政机构。

  这朝廷,如今是姓杨,还是姓苏!

  此事无疑触及杨坚的逆鳞,他当即命令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负责调查此事。

  当然了,这事与刘昶案性质不同,苏威并未有谋逆之举,无需先抓再审。

  但经过杨秀与虞庆则的审查,此事基本属实,杨坚出离愤怒。

  过往苏威在他眼中是个什么形象。

  那是在杨坚先后平定三方总管之乱,已经稳定了时局,想要叫上他谋朝篡位,苏威都要吓得丢官弃职,逃回乡下隐居的老实人。

  杨坚感觉受到了蒙骗,处罚很快下达。

  七月初一,苏威被革去官爵,包括尚书右仆射、邳国公,只保留开府仪同三司的虚职,回家闲居。

  其同党,如礼部尚书卢恺也除名为民,此次朋党之祸,受牵连的知名人物多大上百人。

  大隋安禄山,孝义美崔郎虽然与苏威私交甚笃,但在公务上,近几年,尤其是崔澈被苏威之子苏夔冒犯以后,二人几乎没有什么往来。

  并不存在苏威提议的,崔澈便会赞同;崔澈主张的,苏威就会拥护。

  故而崔澈得以置身事外。

  当然,无论是蜀王杨秀,还是虞庆则,二人都没想过要把崔澈牵扯进来。

  不看僧面看佛面,晋王杨广的面子不好使的话,不还是有乐平公主杨丽华么。

  谁不知道宫中二位圣人,最看重这一对儿女。

  (本章完).

  采莲的何田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