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出镇幽州-第2/2页



  翌日,关于裴秀、黄百吉、韦艺三人的任命也相继下达,三人总领各州盐务,政绩突出,裴秀与黄百吉虽然仅是长史,但二人刺史不能任事,州内事务多由他们代理,也让杨坚看到了二人才华。

  黄百吉升任青州刺史府长史,虽然同是一州长史,但是由中州调任上州,自然是升了官。

  而裴秀则被拜为青州总管府司马,这其中,吏部尚书苏威可是出了不少力。

  裴秀出自闻喜裴氏,是河东大族,又曾在杨广幕府任职,官路自然要比黄百吉顺畅许多,故而一个在总管府任职司马,一个却只能在刺史府任长史。

  至于韦艺的任命,倒是没有出现意外,由胶州刺史升任营州总管,与崔澈做了邻居。

  任命才下达,韦艺便来了武城公府,崔澈对他的来意一清二楚,无非是想拉着他继续做生意。

  私盐肯定是不能再卖了,二人总不能大着胆子在幽州、营州去开滩田,但朝廷放开各项经营,又地处边疆,与奚人、契丹、高句丽接壤,也不怕做不成生意。

  只是具体如何合作,就得重新安排。

  当初韦艺之所以肯接下所有的活,还跟崔澈五五分账,无非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且没有崔澈的首肯也做不成私盐买卖。

  如今虽然两人依旧有不小的差距,幽州总管属于上等,为从二品,营州总管却只是下等,为从三品,但二人互不统属,韦艺当然不会再有那么大的让步。

  崔澈与韦艺约定,等上任后,再好生谋划,将他送出府,便在回忆出宫前,杨坚对自己的叮嘱。

  基于北守南攻的大战略,杨坚自然是让崔澈不要主动挑起边衅,可崔澈却有自己的想法。

  他打算将博陵骑卒调去幽州,拿胡人练手。

  当然,做起来自然得小心谨慎。

  无论如何,惹事的肯定是那些胡人,崔澈这人最爱好和平,当夜便让后厨炖了一锅鸽子汤。

   今天应该没了,我这个月就要把老书完结,不能再鸽了。

    

   

  (本章完).

  采莲的何田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