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贵人相邀-第2/2页



    “好罢,暂且就依穆家姐姐之言,不过若是将来改变了心意,也可与我直说,澈自当解囊为穆家姐姐置办嫁妆。”

    “为何非得是嫁妆,也可以是聘礼。”

    穆邪利的声音很低,澈哥儿害怕自己听错了,求证道:

    “穆家姐姐方才是说...”

    “定是小郎听岔了。”

    穆邪利娇嗔一句,便将崔澈推出了门。

    屋门紧闭,崔澈迟迟没有离开,他还在回味方才二十二岁的妇人,作少女羞涩模样。

    穆邪利背着身子,就站在门后,许久后才听见脚步声离开,穆邪利的嘴角流露出一抹笑容。

    能以宫婢的卑微身份,走上皇后宝座,凭她的手段在崔澈面前邀宠,属实是大材小用,也难怪澈哥儿一时间意乱情迷。

    好在崔澈虽是情场新手,却也有一份定力,离了穆邪利的院子,头脑再次清明,打算唤上裴秀去探望封德彝。

    虽然并非同门,可怎么说也是一起来长安游学,又是表亲,还是得时常走动。

    还没出门,却正巧收到一张请帖,澈哥儿望了名字一眼,哪还顾得上封德彝,就是他祖父崔季舒从土里爬出来,也得先见了那人再说。

    随国公杨坚是六月底回的长安,随着天子握稳了权力,朝堂恢复平静,杨坚也得以忙里抽闲见一见一年半前向自己投贴的少年。

    杨坚曾任定州总管,对博陵崔氏了解颇深,也清楚这个少年在族中特殊的地位。

    崔宣猷等人终究已经改姓宇文,若是按照正常发展,也许过个两三代便与崔氏生分了关系,毕竟除了崔澈,谁又能知道才统一北方不久的北周,同样进入了亡国倒计时,到那时,宇文氏这国姓便要被崔宣猷等人弃之如敝履。

    故而,如今许多人便将崔澈当作博陵崔氏未来的扛鼎人物看待。

    他的出身够高,是崔季舒的唯一血脉,而随着《咏鹅》、《辞母》以及徐门立雪的故事广为流传,才德更为人所称道。

    杨坚也是在亳州时,听杨素说了徐门立雪的故事,才再度起意见一见这位小崔郎。

    杨素之子杨玄感每月休假回府,总要提笔与父亲写家信,细述周遭之事,而杨素当时与杨坚同在淮北,多有往来,在闲聊时又一次听到了崔澈的名字。

    而上一次还是出于亳州总管府记室参军事裴矩之口。

    杨素夸赞崔家子,也让杨坚对其兴趣更隆,谁又会讨厌一个尊师重教的少年。

    哪怕是看在博陵崔氏的实力与影响力上,也得见一见这名注定要成崔氏重要人物之一的少年郎。

    之所以拖延至今,不过是此前事务繁忙,如今才得以抽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