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仙踪(1)



    “先生一向可好?”,在书院陈文的书房内,萧若云放下了手里提着的几只山鸡野兔,向他拱手问安。

    陈文见他手里拿的野味,微微一笑,倒也没有拒绝。毕竟都是些山中之物而已,对于学生的一片孝心,他也不忍拂了好意。

    “我这里一切都好,坐吧!”,陈文指了指客椅请他坐了,然后抓过手边的茶壶,添了一杯热茶递给了他。

    “听说你到了烟霞山中城隍庙内任职,最近这些时日如何,读书可有精进?”,陈文见他似乎又长高了不少,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比先前好了许多,轻捋胡子笑着点头问道。

    “谢先生关心,学生近日还好,一直谨遵先生教诲,在山中读书也不敢懈怠”。萧若云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水回道。

    “近日里学生偶然得了一些他国的典籍,突然起了兴趣,想研习一番,今日一来是看望先生,二来知道先生精通多国文字,学识渊博,特来讨教一番,还望先生解惑”。

    萧若云其实也不想说谎话,可是此时自己也没得选择,只能半真半假的说了自己此番的来意。

    “哦?没想到你还有此心,学习他国文字,研习外国典籍,虽非科举正途,却也能增长学问。无论哪一国,都有先圣传下的经典,虽然载体不同,但是这其中的道理却是殊途同归。你能如此却也难得”,陈文听他如此说,却是颇为欣慰的点了点了头,接着就侃侃而谈起来。

    “我早年间是在秦国同文馆做过多年修撰,对于他国文字倒也有些研究,不过却谈不上什么学识渊博,这天下学问博大精深,非止一人之力所能为也”。

    萧若云连声称是,知道陈文一向谦逊,能被秦国同文馆征召,且任多年修撰,若不是学识渊博绝不可能。

    他将手中的纸张一一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道:“学生想请教先生,这些都是何种文字,该如何学习,书院中是否有此类语言学书籍可供学生参悟?”。

    陈文放下手中的茶杯,取过这些纸张一一观察一番,片刻之后,拿了其中一张纸,对萧若云道:“这些文字是越国的文字,我却识得”。

    “越国文字?”,果然自己猜的不错,那四本祖传书本中除了那本上古彖文,其余都是越国文字!

    萧若云瞟了一眼,这几个字正是他从那本薄薄的仅有十几页的书里摘录的两个字。

    而且是专门从那一页与父亲留给他的祖传测试资质秘法几乎一模一样的一页中摘录的。

    为什么只摘录这两个字,是因为萧若云后来经过仔细对照,发现测试秘法和这个册子里的这一页文字几乎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两个字。

    很明显是后来有人将这本书里面的这一页内容摘抄了出去形成了测试资质秘法,却修改了其中的这两个字。

    萧若云觉得很是奇怪,所以就只将这册子中记录的原始的两个字摘录了出来。

    “敢问先生,这越国所处何地?其国如何?据此多远?”。萧若云一直对自己家族的这个故国十分感兴趣,不过自己孤陋寡闻,几乎一无所知,此时自然要借着这个机会发问。

    想来陈文学识渊博,又曾在秦国同文馆任职,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应该知晓越国。

    “越国亦属南赡部洲,处于东海之滨,乃是地广人稠,物华天宝之地,其乃数万里之泱泱大国,繁荣富庶,人杰地灵,文风极盛,即使秦国与之相比亦远远不如”。

    “其国自虞国往东,过秦国,穿楚国,即是越国之地。这秦,楚两国亦是幅员辽阔之大国,故而自此横跨万里之遥,放才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