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如归去(2)



    这个季节其实可吃的蔬菜并不多,这时的本地家家都有地窖,冬季来临之时,会预先储存过冬的瓜果蔬菜。日子难过,储存最多的当然就是大白菜了,秀姐腌的白菜却是非常可口。

    “我一会儿要去望江楼送豆腐,听说今晚他们那里要摆什么宴席,要的比平日多。爹爹你陪我去送吧”,秀姐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道。

    老先生应了一声,正待嘱咐萧若云好好休息。

    萧若云却突然道:“先生,阿姐,一会儿我也要去书院一趟,见见陈文先生,有些事情还需要和陈夫子交代一下”。

    萧若云知道自己只怕是该告别容思书院了,不为别的,一来自己天赋有限,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恐怕科举无望,再者岚州本就是偏远小城,中个秀才都是千难万难,有的人考一辈子都不一定能中,眼前的老夫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子。

    他可没有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浪费在皓首穷经上去的想法。

    二来实在是萧张两家的家底都因为父亲的逝去,萧若云的重病折腾光了。

    之前萧若云之所以能在书院读书,都是靠着陈文老夫子的举荐和作保,才有参加入学考试的资格,虽然他无甚大的才学,但是自小勤奋读书打下的功底倒还不错,总算勉强通过了入学考试。

    只因张老夫子和陈文少年时曾经是一个启蒙恩师给开的蒙,两人关系处的极好,即使后来机遇天差地远,但是陈文是一个念旧的人,当初张老夫子请托他将萧若云引荐到书院念书,他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不然萧若云还真的不一定能进入容思书院读书。

    即使这样,也都是靠着萧张两家人供着。也亏得萧父在户房有一份稳定的书办营生,而张家也一直都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两家人都希望将来萧若云能有个秀才功名,好光宗耀祖。

    可惜之前的他虽然也算是勤奋刻苦,但无奈天资有限,就是不开窍,每次考试都是书院垫底,即使如此两家都还没有放弃过。

    也许后来萧父也是知道大概他是无望考取功名了,在自己病重期间,才拿出了毕生积蓄准备让他补了自己的缺,可惜事与愿违。

    现在仅凭着张家卖点豆腐。秀姐起早贪黑的做些刺绣,维持正常生计尚显困难,还谈什么读书求学!

    再者,萧若云一个堂堂男子汉,却要靠着女人养活,这实在是他无法接受的。况且自己亏欠他们父女的太多,也是该报答了。自己有手有脚,就不信靠着自己的本事,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再说了自己可已经不是之前那个整日埋首书房的书呆子了,丝毫没有考取功名的打算。

    “先生想必也知道,眼下暂时是无力再继续上学了,况且只要肯一心向学。在家苦读也是一样。之前我已经应下了城隍庙祝的职位,虽说这职位不如户房书办,但到底也算是衙门的差使,每年也能有些银子钱米,再者您也知道我向来喜静,这城隍庙在城外偏僻之地,又只我一人,也省去了在衙门里的勾心斗角,虽说无甚前途,到底也算是一个安稳的正经营生”。

    “待来日家中宽裕了再去书院求学不迟。眼下先寻摸一个营生,赚些银钱过活”,其实说这话完全是安慰张氏父女的。

    听了萧若云的话,老先生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小云呐,这书院的事情是不是咱们再考虑考虑?不若将我们家的宅子发卖了,在四处拆借拆借,想来这几年也能对付过去,过几年年景好了家里也能缓过劲来,反正早晚都是一家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