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宝钞之威(上)



    慢慢的,来勾兑的人,却是越来越少,宝钞出货量,也是惊人的增长。关键是来存钱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公主府刚修的水泥仓库,从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五个,最后依然不够用。

    没办法,听说国库里面可以跑老鼠,李楠找到没事会猎南麓的李二,提出按照当前的汇率,勾兑金银的办法。

    李二一听,差点高兴疯了,国库空虚,他李二一直往里面填补内库呢,虽然这段时间,因为商税的入库,多少有点填补,但是依然感觉捉襟见肘!这突国公竟然急朕之急,真乃朕的肱骨之臣啊!

    他忍不住打头看了看,围在他周围,和他会猎的故臣,怎么感觉都这么不顺眼呢?一天天的,就知道给朕找麻烦,看看朕之突国公,尔等不觉得羞愧吗?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古代大唐,金银并非主要的货币衡量标准,大家之间应用最多的,还是铜钱的使用,至于宋朝以后,才因为大量的出产金银,也才让这种贵金属走上了贸易舞台。

    不过依然还是主要应用铜钱,金银只有在大宗交易市场,才会得以应用,这也是在后世,人们还能在古玩市场,见到大量的铜钱的关键原因。

    李二直接高兴的回到皇城,马上安排人手,和李楠以高于市场一成的价钱,兑换走了三库房的铜钱,臣子为君分忧,君必善待之。

    至于为什么不全兑换了,还不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出现大量汇钞兑换的事,他也有个应急不是?

    不过李楠他承诺给李二,以后还会源源不断的来和他换金银,这让李二高兴的晚上,和自己的观音婢,玩了一个晚上,至于玩什么,这里就不做说明了哈。

    李楠在公主府印钞的机子,却是让当天兑钱的李二羡慕不已,按照他的想法,如果放开了印刷,岂不是天下之财,皆入其库?

    但是李楠的一通现在银行的理念,加上等价勾兑的关键问题,以及通货膨胀和宏观调控的说法,可真是让李二犹如听天书。

    不过虽然听不懂,但是李二知道,货币不能乱印,否则就会让大唐和民众间,失了信誉,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想到前隋时,因为动乱,人们都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李二才赶紧作罢。

    不过有他的肱骨之臣突国公在,他何愁此等问题?没看现在的大唐,到处欣欣向荣,虽已深秋,但是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这样的景象,可是百年难遇啊!

    李二高兴的哼着曲离开了公主府,他要回去在这些钱上面打个滚,睡个觉,否则让他感觉如此的不真实。

    自己的国库,就这么充盈起来了?虽然损失了一点金银,但是那玩意好看不好用,民间根本无法认同的玩意,除了打点首饰,哄哄美人,赏赐给属下,都没几个人喜欢的。

    同时李楠也开始慢慢的收集民间的金银,不过并非是拿金银兑换铜钱,依然是金银兑换宝钞,但是还是让人趋之若鹜。

    金银那玩意,自古就有,但是真正拿出来交易的,没有几个。关键是李楠在城中新开的万珍坊,那里面涵盖的东西,差点把长安城里的勋贵和富商,绕花了眼,迷失其中不能自拔。

    公主府被人熟知的玩意,在这里比比皆是,关键价格也能承受,甚至连那泥腿子,都能来买包雪白雪白的细盐,或者香味扑鼻的菜油。

    虽然不知道所谓的金龙鱼为何物,但是大家吃过的,都说好,毕竟在他们的臆想中,从鲤鱼跃龙门的龙鱼身上榨的油脂,哪能不香不好吃?(金龙鱼食用油记得打广告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