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三千万吨粮食!



    英国东印度公司这次来大明的客人名单是在一个月后才送进的北京,朱由检只是看了一眼,就被其中一个人的名字给吸引住。

    奥利弗--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者、英格兰共和国护国公。

    算是世界史中百大牛人之一的人物了。

    历史上他来过中国?

    朱由检想了半天也想不到有这个典故,所以有些纳闷。

    没道理,自己的蝴蝶效应再厉害也不可能影响到万里之外的欧洲啊。

    硬要往蝴蝶效应上面去解释的话,只能说是因为自己招安了郑芝龙,随后又邀请了东印度公司来华。

    这是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事情。

    至于这份来访免单中的其他人物,就大多没有什么印象了。

    朱由检世界史学的马马虎虎,仅局限于特点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明末清初这一时期,那也就基本上在国内的圈子里打转。

    礼部递上来这份名单,措辞也很严谨,用的是学术交流团而非使团。

    这不是英国国家派来的,而是受到大明非官方单方面邀请,东印度公司派来的人。

    为什么说是非官方邀请呢,因为邀请人不是朱由检,而是借用了徐光启和汤若望的名头。

    就当东西方之间的一次学术交流,不达成任何官方合作,不存在任何政治意义。

    这是朱由检定的调,免得史书上乱记。

    因为接下来的有些合作,不能载史。

    至于接见英国交流团的地方,朱由检选在了中极殿。

    这一天,能让奥利弗记一辈子。

    中国皇宫对于东印度公司这一行二十多人带去的震撼,将来只能通过他们各自的回望录去得知,朱由检没有兴趣去欣赏这些人各自脸上残存的震惊和仰望,他穿着一身崭新挺拔的朝服,在精挑细选摘出来的大汉将军的拱卫下,缓缓走到属于自己的那张龙椅上坐下。

    “臣等参见吾皇,圣躬万安!”

    今日与宴的同时包括周延儒等朝中六部九卿,此刻也是纷纷下拜,行朝见礼。

    而奥利弗等英国人在入宫之前自然也接到过礼部官员的礼仪培训,不过礼部因为有朱由检提前打好的招呼,并没有要求东印度公司一行人行大明礼。

    他们行的是在自己国家面见君王时的礼节。

    有的鞠躬、有的单膝跪地。

    “朕躬安,远洋而来的朋友、诸位卿家都免礼吧。”

    朱由检抬手,身旁从广州请来的翻译随即用英文说了一遍。

    这個时期的英语和朱由检学过的英语已经大致相同,只有部分细节上的发音不太相近,不过也并不影响整体。

    “谢陛下(皇帝陛下)。”

    翻译刚打算为朱由检翻译,后者已经抬起了手。

    “朕听得懂。”

    说完这句,朱由检还用英语对着奥利弗等人说了一句:“欢迎来到大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哦,上帝。”此次访问而来的团长,叫做亨克的船长惊叹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竟然会我们国家的语言。”

    “略有涉猎。”

    “您的博学令人敬仰。”

    朱由检哈哈一笑,伸手虚引:“各位都入座吧,咱们边吃边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