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郑芝龙的条件



将西南三省交给秦良玉是朱由检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但这个决定绝非是出于个人情感和对秦良玉能力的信任。

 秦良玉一介女流,能替大明,替他朱由检看好西南三省吗?

 这怕是要打上一个问号。

 而朱由检之所以选择秦良玉,完全是因为后者的忠心。

 这便够了。

 秦良玉是土司出身,所以严格来说都未必是汉族人,但秦良玉对汉族政权(大明朝)的拥护是狂热的,这种狂热甚至超过了汉族本族绝大多数人。

 从万历时期开始,朝廷就已经失去了人心,但在这种情况下,秦良玉选择将自己的家族和大明朝绑在了一起。

 在自己丈夫马千乘被诬陷害死之后,秦良玉并没有因此对朝廷生出怨恨,而是带着自己的族人、带着自己丈夫的族人继续为了朝廷南征北战。

 兄弟、儿子相继战死。

 这便是朱由检选择秦良玉的最重要原因。

 他需要这种忠诚,大明朝更需要这种忠诚。

 只要秦良玉能替大明朝看住西南三省,哪怕她的能力不行,无法应对如今连年不断的天灾,朱由检都会无条件的支持秦良玉。

 “先生可先在京中休息几日。”朱由检为秦良玉做了妥善安排:“朕如今手中也无兵可用,难以为先生提供援助,不过钱粮倒是还有些。

 朕这几日着人筹措,待彼时先生离京之时,朕再予先生一个千户的锦衣卫护送,先生回川之后便可就地征募流民扩军,稳定西南局势。”

 秦良玉感动掉泪,直言隆恩浩荡。

 浩荡?

 唉!

 王承恩将秦良玉送出皇宫安顿,回来后便见到朱由检正提着朱砂笔在大明堪舆图上勾勾画画。

 南北直隶、宁锦、登莱、陕西、闽浙以及整个云贵川。

 “朕现在打通了南北直隶之间的联系,登莱军可以替朕看住山东,关宁军守住宁锦,看来朕现在的局面也不算太差。”

 朱由检很是乐观的说道:“只要袁崇焕不放皇太极入关,那么咱们就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安内,陕西流患、西南民变都可以慢慢来解决。”

 “陛下英明神武,是上天赐给我大明朝的中兴之主,列祖列宗圣灵相佑,一定能度过眼下的难关。”

 “下面,就看温体仁那,能不能将郑芝龙给招安了。”

 -----------------

 海澄县衙,郑芝龙在此的临时行衙。

 这位十七世纪的亚洲海贼王,今日穿拌的好似一个文人书生,于县衙内摆下了美酒佳肴,款待着一位重要宾客。

 大明巡抚福建都御史熊文灿。

 客堂之内只有两人对坐,这也让二人之间的交谈可以无须太多顾忌。

 “一官。”熊文灿放下酒杯,哈出一口酒气来:“你执意要俞咨皋的人头,这不是让哥哥我难做吗。”

 郑芝龙连连摆手:“大哥,我这可不是想难为你,我这是在难为朝廷,你也知道,弟弟这条船上可是有着太多人,朝廷现在要招安,可招安之后到底是福是祸谁也说不准。

 施先生水浒传里,宋江被招安后的结局可不怎么样。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弟弟总得求个心安吧。”

 熊文灿点点头:“这事为兄已经和南京的温体仁书信沟通过,朝廷可以替你杀掉俞咨皋,但是后面,你的其他条件不能太过分。”

 郑芝龙咧嘴笑笑,拿起酒壶替熊文灿斟酒,同时问上一声:“朝廷愿意给出什么条件。”

 “福建副总兵、游击将军,兼领澎湖水师提督、台湾知府。”熊文灿报出一大串的官职头衔,最后又补充一个重量荣誉:“若是你能将盘亘台湾的荷兰人赶走,朝廷还可以加你一个县伯。”

 要官有官,要职有职,要爵有爵。

 一个武官所需要的全齐活了。

 这条件不可不谓优渥,足够郑芝龙满意的。

 但即便如此,郑芝龙迟疑着还是开口:“大哥,说实话朝廷给出的这条件确实非常好,甚至比弟弟想的都要更好,只不过弟弟现在心中仍有顾虑。”

 “但说无妨。”

 “朝廷现在内忧外患不断,辽东又被皇太极压着打,如果我接受了招安,朝廷会不会让我北上去打皇太极?”

 熊文灿连忙说道:“这一点你大可不用担心,陛下的意思是,你招安之后会永远留在东南,不会将你调往辽东战场。”

 “当真?”郑芝龙表情有些不信:“辽东战局的紧张人尽皆知,我的船队往来于朝鲜、日本,这一点瞒不住我,皇帝就不担心袁崇焕败给皇太极,到那个时候皇太极引兵入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