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消失的钱粮



朱由检一直在看着刘广生的反应,后者吃惊的神色不似作伪,这让朱由检有些诧异。

 难不成这刘广生不知道东林党干的那些事?

 不应该啊,身为堂堂陕西巡抚,又是顾允成门下弟子,要说不知道会不会太牵强。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都是官场的老狐狸,信不得。

 说不准就是做一番姿态给自己看的。

 “陛下,臣、臣万万没有想到。”刘广生放下这些抄没的统计,抬起头对朱由检言道:“臣远在陕西,这些年一直忙于赈灾剿匪之事,万没想到他们竟、竟敢犯下如此累累罪行。”

 “很意外是吗?”

 朱由检笑道:“也是,当初顾宪成先生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乃有东林党之前身。

 东林书院集讲学、议政于一身,广纳门生,渐有成党之雏形,立党之初,顾先生提出知辅行主的实学思想,以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等为政治主张,迅速吸纳人才得以扩大。

 在你们东林党逐渐于朝堂中站稳脚步的这一过程中,以叶向高为首的党内领袖力图革新朝政、清除腐朽弊政及其势力确实起到了进步的作用,但是当你们接连战胜楚党、浙党、阉党等敌对党派,实现一党专政之后,你们东林党内部开始出现了内部**。

 又是因为你们众正盈朝的专政,导致内部**没人监察,继而**开始向上、向下延伸扩散,才有今日这般上到阁臣下到主事经历,人人皆贪的局面!

 刘广生啊,如果你这次入京只是为了这件事,那可以回去了。”

 “不,臣不仅仅是为了这件事。”刘广生连忙回应道:“臣入京,还有一事便是为了如今陕西流患。”

 朱由检于是哦了一声:“陕西流患又如何了?”

 刘广生噗通一声跪下,急切道:“陛下,今年至今,陕西一滴雨都没有下,今年只怕又是一个大旱之年,如今陕西多地已经到了草根木皮为尽,人至相食的地步。

 再拖下去,整个陕西就全反了啊陛下,便是不反,全省几百万百姓活活饿死,陕西一省全空,这又是何等的人间惨祸,臣恳求陛下,以百姓为重,拨些钱粮赈灾吧。”

 言罢,咚咚咚的直砸响头。

 朱由检面容不为所动,望着刘广生说道:“天启六年,先帝拨帑金三十万,粮二十万石入陕赈济榆林等三府,钱粮具备,可结果是短短一年之后,陕西闹出了十几万灾民流寇,朕想问问你,钱粮呢?”

 刘广生磕头的动作僵停下来。

 朱由检继续说道:“这笔钱粮找不到,朕是不会再从国库拨付陕西任何钱粮,一两银子、一粒大米都不会给,哪怕陕西全省饿死和朕也无丝毫关系。

 尔等皆可反,朕不在乎。”

 “陛下,倘若陕西一省皆反,我大明,就要亡了......”

 “亡就亡!”朱由检猛然抄起桌上的茶壶就砸了过去,大声咆哮:“别他娘的动不动拿亡国来恐吓朕,朕不怕!

 你们这群官员有一个在乎这个国家亡或不亡的吗,终日只会在奏本里将亡国挂在嘴上,朕今天明着告诉你,朕他娘不在乎!

 朕现在手里有兵、有粮、有南北直隶,朕随时可以退回南京,回太祖的起家之地,再打一遍这天下!”

 “陛下息怒。”王承恩小心上前,轻抚朱由检背心。

 跪在下面的刘广生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滚回陕西去。”朱由检冷声道:“什么时候将那笔钱粮找出来,什么时候朕再给你们陕西拨款赈灾,如果陕西全反,你们陕西上下的官商,就等着被饿到发疯的反民吃进肚子里吧,你们,会死在朕的前面!”

 刘广生不敢再言语,默默叩首,仓皇离开。

 “陛下......”

 气喘吁吁的朱由检陡然收住情绪,慢条斯理的重新拿起一些尚未批复的奏本阅看:“大伴,重新给朕上一壶茶。”

 “啊?啊,是。”

 王承恩赶忙去办,很快便重新捧着一壶热茶回来:“陛下刚才是在同刘广生做戏?”

 “你真认为他是个老实人?”朱由检抬了一下眼:“呵,大奸似忠之徒罢了,眼见东林党罪证确凿,立刻装出一副惊愕神情,又在朕面前急于同东林党撇清关系。

 这样的官员对中央根本不会老实,拿陕西几百万难民就想要挟朕?要挟中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