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 吐蕃战马



    就在第五琦的密奏送往长安的第五天。

    盐州城西的官道上飞奔来了两匹战马,马上的两名武士背后插着瓜州府的背旗,身着皮盔,皮甲,满面风尘。两名武士来到西门城下,大声冲着城上的守军叫道:“这里可是盐州府城吗?”说着拿出随身的腰牌,扔上城头,守城兵卒验看了腰牌,马上又扔还给两个军官,立马回答“是的。此门已封,请两位将军南门入城。”

    二人快马入城,随后进入盐州刺史府。

    原来他们一位是陇右道,瓜州都督府的司马,名叫李昌。一位是都督府参将。一个月前瓜州城来了一群吐蕃人。他们是因为要储存过冬的物资,特地来到瓜州想用战马换取大量的食盐。瓜州刺史独孤达觉得这是一次可从吐蕃大量换入战马的绝好机会。为了更快的拿到食盐,独孤达一面差人去长安奏报这一情况,一面派遣都督府的司马前来与盐州刺史协商此事。

    因为瓜州离盐州近于瓜州于长安,所以李昌到盐州时,独孤达的奏报应该还没有到长安。

    第五琦听了李昌的讲述,他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这时正好重荻走进二院大门,第五琦便叫他过来一起商议。

    自从重荻提炼出青盐以后,就被第五琦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没事就和重荻一起聊天,重荻那些奇思妙想和惊人的言论,也让他觉得耳目一新。唐人是个开放和包容的民族,只要你的言论有足够的说服力,他们是很愿意接受并学习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唐朝的伟大是难以超越的。

    当重荻听完了整个事件以后,他和所有人想的事情都不一样。其他人都在想要拿多少食盐换多少战马?怎么交易?如何运输等问题。而重荻出乎意料的问了李昌一个问题。“吐蕃人交换的是儿马还是煽马?”这个问题一时间让李昌有点不知所措,他不知道重荻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应该.........是煽马吧。”

    “没有应该,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重荻厉色说道。

    旁边的参将说道:“是煽马,我无意间听他们的一个头人说到过。”

    “这就对了,这帮吐蕃蛮子一定不会好心的给我们儿马。”

    儿马其实就是没有煽过的公马,这样的公马性情暴烈,难以驾驭,每到发情期就会异常暴躁,在军营里一但发情就容易引起骚乱,不好管理,还有危险。煽马就不同了,它们性情温和,比较听话。所以军营的战马多为煽马。

    第五琦也奇怪道:“儿马很难驯服,做不了战马。我们要儿马做什么呀。”

    重荻说道:“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大唐悍卒无数,猛将如云,却只能在城池内固守。为什么那些北方蛮族,吃不饱,穿不暖,却能来去如风,不断的袭扰我边界城防吗?”

    “当然知道,他们有骑兵,而我们却大多是步兵。”第五琦答道。

    “对,但是我们为什么步兵多,骑兵少呢?”

    这时李昌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我知道了,原来这群吐蕃蛮子打的是这个注意。”

    重荻对第五琦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朝廷一定也在考虑这问题,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大佬们一定也不傻,我就不信他们看不出来。”

    第五琦好像还是没能明白,于是重荻很有耐心的告诉他:“吐蕃人不用儿马换食盐,其实就是怕我们把这些马当成种马来饲养。一但大唐有了这么多种马,三五年之内就会有一只强大的骑兵。到那个时候吐蕃人的骑兵优势就没有了,你说他们害怕吗?”

    重荻接着又道:“我听说吐蕃去年糟了白灾,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盐,他们今年很难过冬,不是万般无奈我估计他们是不会想到拿战马来换的,这算是资敌的行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