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捡漏-第2/3页



    他越是着急,我越好借题发挥,询问心中想要知道的东西。

    尔后,我故而好奇道:“其实我一直挺好奇,你这么急着要明朝的件,做什么?”

    徐厚财怔了怔,随后说:“算了,告诉你没事,其实我急着要这明朝的件,就是想跟人换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我顺势追问下去。

    “一件东汉末年的铜镜。”

    “铜镜,很值钱?”我又问。

    “不是钱不钱的事。”徐厚财解释道:“还记得我之前跟你提起的左慈墓吗?这个铜镜,多半就是打开左慈墓的钥匙,没有它,咱们就算是寻到了墓址,也进不去!

    所以,我之前一直都在找这样东西,直到前不久,我和一位朋友来京,无意间听闻京城这边的拍卖行,有人要置物一面铜镜,我出于好奇,就去看了一眼.....

    结果发现,这铜镜居然跟我在古籍上看到的一模一样,我便决心拿下它,然后经过多方打听,我这才得知这位要置物的物主,喜好明朝的件,尤其是明初的。”

    明初是指: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这五位明朝皇帝在位的近百年时期。

    “原来如此。”我恍然。

    怪不得他会这么着急,敢情是找这物件,和开墓有关。

    “所以啊,张老弟,你可得上点心,虽说这两万块淘这些清仿,不亏,但咱今天可不是为了捡漏来的。”

    徐厚财再次提醒我们此行的目地。

    “谁跟你说,我不上心的?”我神秘一笑。

    徐厚财愣了,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行了,实话跟你说吧,麻袋里已经有两件明朝的官窑了,而且还是洪武年间的。”

    “你说什么?洪武的官窑?”徐厚财顿时就糊涂了:“你不是说都是仿元的物件?”

    “我有说过吗?”我笑道。

    徐厚财一想,好像还真是。

    随后他立马问我,哪两件是洪武官窑。

    “就我刚刚说的那个枢府釉高足杯,还有釉里红酒壶。”

    “你刚不是说都是仿的?”徐厚财怔了怔。

    随后,他忽然明白了什么,看了一眼四周,这才轻声质问道:“你刚是……阳奉阴违?”

    这是古玩行的黑话,意思就是把真古玩说成假的。

    我点头承认。

    “那你刚刚说的那些,全是假的?”徐厚财惊讶道。

    “当然不是。”我摇头道:“我说的都是真的。”

    “那你这……”徐厚财彻底懵了。

    “其实很简单,我只不过是先用一个清仿的元青花梅瓶,打个幌子,接着再抛出枢府釉高足杯,那玩意在元朝统治的时候,官窑所出的确都是小底足?

    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灭元,但他仍沿元制,设立枢密院(后废之,改设大都督府统军),所以当时的枢府釉,在JDZ仍有生产!

    而明瓷造型及成型工艺,大多还是与元瓷相同,唯独这高足杯的小底足,为了美化,做的稍大了一些,所以这物件,完全可以说是洪武年间的卵白釉。

    这一点,可以从著名古文物鉴评家曹昭,在其《格古要论》的记载中看出,:元朝烧小足印花,内有枢府字者高,新烧大足素者欠润,

    至于那件釉里红,其实就是洪武年间的釉里红瓷器,

    它与元釉里红唯一的区别,就是元呈灰黑色,而明洪武年间的上釉技术有所提高,所以呈色是红中偏黄,且多数上有双釉,还是官窑烧制的御用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