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女应无恙,晨练两仪桩



    苏岩跑上木栈道,脚步慢了下来。

    视线远端是大片凋谢了的荷花,有女子就那么缥缈的坐在湖畔边山石上,若隐若现在如纱薄雾中。

    苏岩第一反应是不真实。

    脚步慢下来,最终站在木栈道上,仔细看着薄雾中的女子。

    一袭白衣,青丝如瀑,柔顺的滑落,披在脊背上,女子双手抱膝。朦朦胧胧,看不清侧颜,但这份缥缈美的令人窒息。

    唯美可如画,可苏岩就是从女子一动不动的姿态上感觉到了一股浓郁的忧伤。

    清晨,坐在石头上的忧伤女子,苏岩意识中瞬间就出现了一些不好画面。

    稍微分神,再看前方湖畔的山石,哪里还有女子的身影。

    “幻觉?没道理呀!”

    自言自语一声,苏岩快步跑了过去。

    湖边的山石其实很平整,有桌面大小,先是观察石头,随后又看了看湖水,靠岸的湖水不深,也就是到小腿,可以排除投湖。

    站在石边,苏岩看着上面的露水。

    “难道真的是幻觉?加点精神产生的后遗症?”

    石面上的露珠,清浅的湖水,及其四周完全没有踩踏痕迹的草地都说明这片区域不曾有人出现过,可看到的画面又是如此的真实。

    “会不会是见鬼神了?”

    《剪灯细语》中有记载,这个世界是存在鬼神妖魔。青天白日,苏岩倒也没有过多的去想鬼物这件事情。

    “方便的时候问问曦月。”

    内心这样想着,苏岩继续绕湖小跑,一圈之后开始原路折回。特意看了一眼湖边石头,空空如也。

    一来一回,将近大半个时辰。身上已经热意。

    苏岩进入竹林,心神守一,“两手拖天理三焦”八段锦行云流水般使了出来。半个时辰的八段锦,自腹部游走的热流充斥全身,而且又厚实了不少。

    加点精神,苏岩如今记得清楚八极拳两仪桩的口诀和修炼方式,知道这股热流就是气。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功指得就是桩功。

    八段锦收式,苏岩没有急于练习铁山靠,过滤了一遍两仪桩心法口诀及其那些曾经做过的插画图片。

    头顶青天,脚踏黄泉,两肩塌下气要含,怀抱婴儿肘顶山,眼放豪气八极远。这个两仪桩的要旨,苏岩还记得一些补充性文字说明。

    补太阳之“精华”。所以练习两仪桩,古法中最有效的方式是早中晚三课。

    早功对着东方练习,午功对着南方练习,晚功则是面向西方。

    两仪桩还有横纵阴阳之说。

    “头顶青天,脚踏黄泉”为纵向。“怀抱婴儿肘顶山”为横向。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上、下、左、右整体形成支撑。胸后为阳,胸前为阴,身体的四肢八节、各个局部都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式,疏通十二经络、任督二脉。

    苏岩就按照这些古法,面向东方,身体微沉,两腿跨立,站成马步之姿。

    八段锦一境圆满,铁山靠一境也有小成,所以苏岩的站桩扎的稳而有形。微含下腭,舌舔上膛。按照心法口诀,守静而心无杂念。修行八段锦积蕴在腹部的内气按照两仪桩吐气纳息心法充实腰身,滋筋养脉。

    一炷香下来,吸清吐浊,身体说不出的舒坦,这种感觉,形同八段锦一境圆满之后体内排污,神清气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