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吏治



历史的车轮在把安南像辗虫子一样轧过以后,似乎在永乐元年的末梢,微微停顿了片刻,才会继续向着未知的前方驶去。

    而在此之前,新一轮的内部整顿开始了。

    这次是姜星火的回合。

    “参见陛下。”

    在满城欢庆中,姜星火来到了皇宫之中。

    “将考成法与京察相结合”的这种想法当然不是突然产生的,事实上考成法是于洪武三十五年提出并酝酿的,并于永乐元年上半年正式试点执行后生效,开始向全国推广,也是永乐新政刷新吏治的重要举措。

    只不过在新政施行初期,因为种种原因,考成法并没有进行高调宣扬,只是要求朝廷从上至下各级衙门进行执行,甚至连一些地方都不太重视它的存在。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基层官吏来说,他们只管做手头那些几十年不变的事情,然后就可以享受生活,至于朝廷所谓的官员考核,那些东西离他们实在是太遥远了,跟自己的生计完全扯不上关系。

    说白了,都是日子人。

    在这些日子人的眼里,考成法也无非就是皇帝一时兴起而已。

    毕竟火烧的最狠的洪武朝,那时候官员数以万计被处置,可说白了,基层不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吗?

    这就是在警告朱棣,要小心下面的官员抱团下克上了。

    “陛下,微臣以为可以试一试,毕竟这也是对朝堂秩序的保障。”

    “臣以为不妥。”

    蹇义道:“自然还是应按律法来办!”

    然后,等到姜星火和蹇义、茹瑺退下之后,朱棣脸上的表情慢慢淡了下去,他低声喃喃:“这国师的胆量不错嘛!居然敢在朕面前玩滑头!”

    “喔?此言何意,难道天官都认为考成法无法推行吗?”

    金忠这个嘴替又说话了:“三法司会审行之有效,若京察也以此来进行,倒是不虞有什么不够公平公正的地方。”

    但这一次,显然就变得截然不同了。

    既然不是事先谋划约定好的行动,那就说明,蹇义确实认为考成法有些弊端。

    ——先干了再说能不能成。

    所以京察自然也就被蹇义这个吏部尚书,视为了“自己的权力”。

    那么,姜星火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姜星火想把京察的权力,挪到总裁变法事务衙门,肯定是不合规矩的,而吏部手握考成法和京察,虽然合情合理但也有些让朱棣觉得权力过大,所以此前朱棣并没有考虑过马上重启京察的事情。

    身边没有太多大臣,就是兵部尚书茹瑺、吏部尚书蹇义,还有一直没说话的工部侍郎金忠。

    姜星火清了清嗓子,说道:“之前曾与陛下说过,理想中的国家运行,那就是能对各级衙门实行严格的综合核定,对各级大小官吏实行严肃的考察,使从中枢到地方任何衙门,在理论上,都是在有监督有管束的状况下履行其职能,行使其权责。”

    蹇义说的也没错,吏部掌管的就是人事考核的任免这部分职责,这也是为什么吏部尚书能被称为“天官”的原因,但从皇帝的角度看,本来吏部手握天下数万官员任免大权,不夸张的说,只要蹇义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官员的命运,而且是必须服从的命令。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皇帝没了新鲜劲儿,想来也就回归正常了。

    “国师,你觉得呢?”朱棣问道。

    五品以上的官员是一套,决定权主要在皇帝的手里,吏部实际负责的是五品以下的官员,包括翰林院、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各部寺官员,主要环节有笔试和面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