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洞房花烛夜深深



    只见这西夏公主李思思瓜子脸蛋,皮肤白皙娇嫩,浑不似西夏人。其实西夏皇帝李乾顺的母亲梁氏本就是汉族女子,这西夏公主自然也有汉人血统。

    四目相对,李思思呆呆的看着赵桓:“你就是大宋皇帝?”

    赵桓呆呆的回道:“可能我就是了。”

    一个问的莫名,一个回答的有趣,二人相视一笑,瞬间熟悉了起来。

    李思思笑道:“我以为你是个塌鼻子,矮冬瓜呢。”

    赵桓有些抓狂:“你听谁说的?”

    “宫里人都这么说啊,你们南朝人相貌丑陋,个子矮小,塌鼻子小眼睛。”

    “宫里人?”赵桓这才想起她说的是西夏皇宫,赵桓看了看自己:“朕说不上玉树临风,但修修边幅也应该很有前途吧。”

    李思思没听懂他说的话,但看来眼前的这个皇帝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不堪,心中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赵桓暗中擦了把汗,曹东升这个王八蛋害人不浅。这公主一点不像是凤姐,虽然没有南宫怜儿那名漂亮,但也算得上是美人了。

    “公主,你这在外面弄这些刀枪的干什么?”

    李思思嘴巴一翘:“我们西夏人最敬佩的就是英雄,我要看看你敢不敢进来。”

    赵桓笑了笑:“我若是不敢呢?”

    “你若是不敢,明日我就回西夏,告诉父皇大宋皇帝是个胆小鬼。”

    赵桓哈哈大笑,他发现这个西夏公主还蛮可爱的。

    其实他那里知道,这西夏尚武。思思公主也训练了一只侍女组成的队伍。李乾顺命自己的女儿嫁入大宋,李思思死活不同意。一是和赵桓一样害怕对方样貌丑陋,二是怕去了大宋受欺负。

    于是公主想出一个主意,带着侍女入嫁。若是嫁到大宋受欺负,这些侍女们就跟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也幸好赵桓为人洒脱不羁,对每个后妃都非常亲近。否则若是得罪了这位西夏公主,还真说不上会惹出乱子来。

    “公主你饿不饿,要不朕吩咐御膳房弄些酒菜,你我二人畅饮一杯?”赵桓没话找话,想尽量拉进与公主之间的距离。

    这毕竟不是其她嫔妃,见了赵桓就跟鹌鹑一样老实,只知恭顺的伺候。比如那唐婉儿,她对赵桓有没有感情不好说,她骨子里就认为自己就是应该伺候皇上的。

    这公主可不一样了,从小高高在上娇生惯养的。你必须和她拉近距离,获取她的信任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行动-造人计划。

    李思思也有此意:“谢皇上。”

    不一会儿御膳房端来几样小菜,还有一壶小酒。

    赵桓将宫女等人支出去,自己端起酒壶:“今日这里没有皇上,没有公主,只有夫妻。来,相公我为娘子斟酒。”

    一席话说的李思思心里甜蜜蜜的,她笑吟吟的端起酒杯让赵桓给满上:“夫君,臣妾敬你一杯!”

    赵桓笑了笑,与她碰杯:“好酒!”

    这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赵桓一心就想洞房花烛。他与李思思频频推杯换盏,二人聊着一些各自宫内的风土人情。

    夜已深沉,酒壶已空。赵桓微有醉意,直奔主题:“公主,时候不早了,咱们就寝吧。

    公主也不知道是真醉还是装醉掩饰心中的渴望,媚眼如丝的看着赵桓。

    赵桓心跳加快,扑了上去。不愧是彪悍的党项族,后半夜赵桓由主动变成了被动,那一夜赵桓感觉失身的是自己。

    山东平叛,王宗濋凯旋而归。赵桓在紫宸殿大加褒奖,加官进爵自不提。

    王宗濋躬身道:“陛下,臣引荐一人。此人姓潘,乃是叛军首领。”

    赵桓眉头一皱:“朕不是说了吗,反贼首恶概不赦免!”

    “陛下,此人与其他叛军不同。喜与兵同甘苦,并且约束部下,叛军正是因此人而壮大。然今已归顺,此等人才弃之可惜。”

    能让王宗濋如此看中的人才赵桓来了些兴趣:“着潘首领觐见!”

    曹东升扯着嗓子喊到:“着潘首领觐见!”

    潘疯子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大殿,躬身行礼:“皇上万岁,万万岁!”

    “朕闻你是反贼首领,为何归顺我大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