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修官道



苏婉姝的主意是不错,但想要实施起来,却是千头万绪。

户部的崔尚书熬了好几个晚上,也没跟户部的官员商量出一个有利的对策来。

「皇后娘娘,是微臣无能,还请皇后娘娘责罚。」

「崔尚书你起来吧,本宫知道你的难处。」

苏婉姝的本意是让商户掏钱,达到多方双赢的局面。

可现在崔尚书面临的困难是根本找不到这个平衡点。

要钱少了,朝廷收的过路费会急剧下降,收的多了,人家商户又不干。

这简直就是个死结,根本打不开。

「本宫给你出个主意,咱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大商贾,他们都有自己的商会,崔尚书不妨派人去跟商贾们商讨,他们最是精明,自然比户部的官员算盘打的好。」

「这?」

崔尚书略有些迟疑,让他这个朝廷命官去跟商人打交道,有损清誉啊。

「崔尚书,有的时候做事不需要摆到明面上。」

「多谢皇后娘娘提点。」

崔尚书不是个蠢笨的,被苏婉姝这么一提点,立马就明白其中关窍。

第2天崔尚书就派官,去找京城商会会长蔡青商量此事。

蔡青跟官府里打交道也有些年头了,现在突然收到朝廷递过来的橄榄枝,并没有太过吃惊。

不过他开出来的条件,听的苏婉姝都直接笑了。

「皇后娘娘,微臣派过去的人,跟蔡青周旋了两天,他那边硬是不松口,要100两银子就免一个中等商户一年的过路费。」

「看来这位蔡会长是没有诚心跟朝廷合作。」

苏婉姝最讨厌这种人心不足蛇吞象的。

一个中等商户一年总不会有一辆马车在外面跑吧。

最少一次出门也得十几辆马车,甚至几十辆,要不都不够顾镖头的。

每经过一个城池就要交一次过路费,如果走水运,过路费会更贵。

货物稍多点,走的稍微远一点,一年下来不要说100两银子,就算是500两银子也是有可能的。

蔡青也敢开口,张嘴就是100两银子免一年,他怎么不说免10年。

「崔尚书,蔡青那边放一下,本宫让南丰村和青古穆家,先投一部分银钱,等修官道和清理运河正式开始之后,你看其他商户会不会着急。」

「皇后娘娘,修官道和清理运河,需要不少银子,这两个商户,真的能行吗?」

崔尚书可不知道,远离京城的南丰村和青古穆家到底有什么样的实力。

「一会儿我会让我身边的乌管事,去找你商量投资银两的事,暂时定的是南丰村投2万两,两年内所有过路费都只交半价。」

「青古穆家投5万两白银,也是两年内所有过路费只交半价。」

崔尚书一听苏婉姝报的银两数,就知道南丰村和青古穆家怕都是大商户。

等崔尚书从宫里出来,这才想起来,怪不得刚才他听南丰村有些耳熟,这不就是以前苏婉姝曾经住过的村子。

那也就是说南丰村这边应该就是苏婉姝的产业。

但好似也不对,他隐约听户部的人说过,苏婉姝有自己的产业,在京城她有好几家铺面,还有像苏氏杂货铺这样的铺子,她都快开满整个苍齐国了。

难道南丰村的商户,就真的只是一个村的产业?

那能拿出2万两银子,这得有多少跑商的商队,才能省出这么多过路银钱?

乌康早就听苏婉姝说过,要投资朝廷修官道的事。

他收到命令之后,带着准备好的商队名单直奔户部。

「崔大人请过目,这是南丰村商队的明细,这是青古城穆家商队的明细。」

崔尚书接过乌康手里的名册一看,整个人都惊呆了,南丰村只商队38支,青古城穆家就更夸张了,足足有46支商队。

而且据乌康所说,每一支商队都是带大量的货物出发,再带大量的货物回归。

一去一回,一支商队的过路费都要上百两。

这么多商队,两年的时间,在过路费上还是能省下不少的。

当然如果这两年南丰村和穆家经商不利,商队出发的少,这个钱可就白交了。

崔尚书快速在心中盘算着,他怎么感觉自己被苏婉姝牵着鼻子走了呢?

好像这一切苏婉姝全都知道一样。

而眼前南丰村和穆家就好似是个领头羊,不仅给他一个参考,也让其他商户有个参考。

「乌管事,那我们就这么定下来,这几天皇上就会下关于车马钱新政,到时候我会商队全部下发令牌,凭借令牌可以只交一半过路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