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先定一个小目标-第2/4页



    “俱乐部的收入,只有门票,和一点周边,加上几个广告牌,还得和球场分成。”

    “互联网领域有句话叫做,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平台发展用户,用户免费,第三方买单。”

    “我看呀,足球领域,这句话可比互联网应用的还早……”

    他平静说道。

    会议室里,一时也不由响起一阵轻微的笑声。

    李达带头鼓掌。

    这个比喻很精妙。

    大家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近些年,基本中超有名的俱乐部,很多都是靠房地产企业养着,说白了,是供房的人,在“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中国足球的发展。

    他们甚至比球迷更伟大。

    “我的意见呢,就是赞助广告,球员转会,电视转播,这三块收入,下放到俱乐部,实行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他打响了第一枪。

    也是很大胆的发言。

    直接争取钱的分配权。

    总归,这些都是有着很成熟的例子的。

    国外的俱乐部,都是这么运作的。

    也没见差到哪里去。

    李达暂时没有说话,只是脸上依旧带着微笑,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继续说下去。

    谁都知道,这是最大的问题。

    协会,把握了太多的权力和资金。

    但没用好。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职业联赛频繁为国家队让路的事情。应不应该为国家队让路呢?我认为是应该的,但,目前的这个尺度,过了。”

    “当然,这个问题,在全世界足坛都是无解的难题。只不过,很多国家的实力球员多,所以大有选择的余地。”

    “而我们,本来就少,还各种黑箱操作,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青训。青训有效,优秀球员就一层层选拔,优秀球员多了,市场规律,球员身价自然就不会虚高,俱乐部财政缓解,国家队选择的余地,自然也就更大,而这,对于俱乐部的影响,便越小。”

    他把逻辑讲得很清晰。

    再次迎来一片掌声。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连楚超都不由心悦诚服的鼓掌。

    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么,再来说说青训。”

    “目前的青训费用,是由俱乐部在球员转会时上缴给协会的调节费,在这部分里面支出的。”

    “根据公开数据,去年的池子大概四个亿,不过,真正用在青训发展基金上的,公布出来的,只有四千多万。”

    “剩下的九成去哪儿了?”

    “我也不知道。进去的那八位,应该知道。”

    老徐笑着说道。

    这一刀捅的,李达脸色都有点难看。

    捅得太狠了。

    直中心窝子。

    “四个亿啊,根据我这辈子的经验来说,一个小球员,每年平均下来的培养成本,也就最多五万块钱。”

    “要是能全部用在青训上,一年够八千个小球员的。”

    “我们现役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有多少?我也统计过,中超485人,中甲465人,下面的联赛,也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