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汉:我没你这样的亲戚,滚呐!-第3/5页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人群外围,一个头发全白,面容枯瘦的老头完成了嘴中的吞咽,将手中剩下的半个黑饼放在布里包好重新放回胸前,推开面前气喘吁吁的年轻人,左右环视了一圈,道:

    “狗蛋,还记得你七岁时,偷看隔条街李寡妇洗澡,被发现之后,被你爹抓回去吊在房梁上挂了三天吗?”

    “.”

    “看来,是真说不出话来了!”

    看着面前老脸通红,指着自己不断颤抖的童时玩伴,老者笑着点了点头:

    “如此,既然大家都吵不起来了,那不如听我一言,当然,趁这功夫你们也可歇息一会儿,等我说完,大家再来跟我争辩,如何?”

    如何?

    蔡老三,你是个狠人啊!

    这喉咙嘶哑,是一时半会儿能恢复的吗?

    你个坏种,存心算好,就没准备听我们说话,你个老六

    周围一个个愤慨的目光,却仿佛鼓励一般,让蔡老头挺直了腰杆,接受众人投来的注目:

    “大家争执的点,无非是故土难离,又做久了大汉的百姓,担心换了地方之后不适应,更甚至是,担忧背井离乡后,那位一改前风,那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是否?”

    话落,诸人顿时一副惊恐的模样。

    虽然咱大家心里都是这么想的,但你怎么敢说出来的啊!

    哦,佑灵王没回头,那还好还好个屁,你(因作者不通汉代的芬芳,所以此处省略)

    “别惺惺作态了,我就问,你们在场的老几位,有谁上数三代,就是在这荒僻的凉州讨生活的?

    当初在此地的汉人,大多都在王莽篡汉时,被羌人跟匈奴杀干净了,剩下的大猫小猫三两只,算得了什么,而你我的父祖,当初被大汉牵离关中故土,来到这偏僻荒凉的凉州时,又有谁为你我考虑过,有谁出声吗?

    父祖他们又愿意离开中原的肥沃之地,来这凉州,在城池的庇护下开垦几亩荒土,就这还要时不时的被匈奴人打草谷。

    更何况自先帝殡天之后,这关中往凉州迁移百姓之举便逐渐停了,百多年了,没见过新人,你们觉得正常吗?

    若是王都没有东牵之前,这凉州,西域之地,不能说每年吧,但十多年总有些百姓被迁移至此,你们还看不明白吗?

    大汉已经将我等放弃了,而你们却要坚守自己的愚忠,一群蠢材!

    跟佑灵王前往新天地又有何不好,头顶仍是文武百官,每年的税赋,徭役虽也存在,诸多旧事虽不会更改太多,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再不用受到匈奴人跟羌人的威胁了,子孙也可以不用成日躲在城墙内,可以去外面做点营生。

    上山打猎,采药,开垦荒田,再怎么不比现在好的多?

    你七老八十不在乎,不为自己的儿女子孙想一想?”

    “.”

    话落之后,不光是这些长者,连外围的那些百姓也是静默无声。

    或许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不支撑他们懂得那些志向高远的大道理,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却足以让他们作出决定。

    没有匈奴,没有羌人,稻谷不至于被人收割,出城时用不着担心被掠去做奴隶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拷问着在场的数万百姓的内心。

    而当张珂吃了两个瓜果,从清新而奇妙的味觉中回过神来的时候,便看到了一双双憧憬的眼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