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教育-第2/3页





    “这样可不行,居民不认识字,怎么能好好的理解那些行政命令,这会给未来的统治留下极大的隐患。推行全民教育刻不容缓,我们……”

    侃侃而谈的唐云说到一半停了下来,意识到了另外一个之前忽略的问题:

    “对了,我才想到,镇上怎么一所学校都没有?”

    秀晶和哥兹对视了一眼,把为什么居民不认字会影响统治的疑问暂时抛之脑后,反问道:

    “大人,学校是什么?”

    见到年轻的领主大人面露的疑惑之色更深,连忙继续说道:

    “属下人等见识浅薄,从没听说过这种【学校】这种装置,或许老约翰知道。”

    唐云看着在场的所有人,盯着他们面色自若的脸庞,一时间分辨不出,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有意和他开玩笑。

    随后他拨通了老约翰的通信,还有他通过网络搜索到的诸多资料,才确定秀晶她们并没有和自己开玩笑——

    原来这个世界还真的没有学校!

    最接近学校定义的就是各大研究所,但研究所与研究所之间,研究所内部的团队之间,总是彼此戒备、提防、攻击,连孩子也不例外,从李秋金的悲惨遭遇中,也可见一斑了。

    公共传授知识?

    这在新伊甸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知识是新伊甸里仅次于星币的重要资源。

    无论平民还是贵族,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拜师。

    这种师徒关系广泛存在于各个阶层之中,但是其代表的意义不太一样,贵族之中这种师徒关系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除了获得知识,更多的是获得一个政治联盟。

    商贾之中,师徒之间更多的是雇佣关系或者说是合伙人的关系,大家一起赚大钱是这段关系的纽带。而在技术类和为领主服务的这类人员之中,这种关系则复杂了很多,除了人多势众和攻守同盟,还混杂了保险的作用,万一身受重伤或者失宠,有个人可以照顾自己,不至于沦落街头。

    而在底层居民里,师徒是含义则更为纯粹一些,收徒就意味着增加了位崭新的家庭成员,这也是小树的亲属们当时敢于赖着不走的另一层原因,师徒就是一家人了嘛,一家人哪会放弃飞船这种“重要财产”的。

    但,这里是新伊甸,一个极度畸形的未来世界,如此落后,甚至说原始的师徒制度中,他们用来传授知识的工具是——脑插。

    脑插,全名【浸插式脑记忆综合体】,只有皇帝才能制造,属于最高一级的管控物资。能将无数的科学知识,操作知识,都封装在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

    在帝国专属的脑插商店中,传授者和接受者都要经过严苛的备案,以及数个脑部测试后,才能制作或者购买脑插。

    脑插的使用并不复杂,传授者将空白的脑插放入右耳后的脑机接口,通过引导程序能将想要传递的知识加密封装。

    接受者将封装后脑插同样放入脑机接口,根据本身天赋的不同,会在几天至数年的时间中,逐渐学会芯片中庞大的知识。

    于是在这个世界,学校,这个几乎贯穿地球人类历史的机构,消失了,或者说从来没出现。

    原因很简单,两种方式的信息传输速度相差太大。

    星际航行需要的知识太多了!仅靠口耳相传,书籍,视频,这些速度都太慢了,慢到绝大部分天才依靠这种方式学习一辈子,也不能触碰到某个学科的边界,哪怕极为个别的绝世天才,也仅仅在自己生命晚期能做出一点点成就,就更别说大部分普通人了,那更是学习一辈子都没法掌握宇宙航行基础的空间定位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