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安重荣与安从进



    却说石敬瑭依靠契丹夺得帝位后,每年除了向契丹贡奉大量的财物外,吉凶庆吊也未遗忘,使者相望于道。

    石敬瑭称子称臣,其实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十岁。契丹太后、太子、诸王、元帅以及重要大臣韩延徽等,也都有贿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于别殿拜受诏敕,契丹使者稍不如意,多出不逊之语。对于这一切石敬瑭只能默默忍受,但朝野上下咸以为耻,有的大臣因此拒绝出使契丹。如兵部尚书王权,石敬瑭派他出使契丹,向契丹主跪献徽号,王权宁愿丢官也不愿充使。

    石敬瑭为人辩察,多权术,好自矜大,所聚珍异穷奢极丽,宫殿悉以金玉珠翠为饰。他对契丹百依百顺,对百姓却如狼似虎凶狠恶毒,用刑残酷。石敬瑭晚年尤为猜忌,不喜士入专任宦官,于是宦官大盛。由于吏治**朝纲紊乱,以至民怨四起。

    晋昌节度使赵在礼靠兵变起家,聚敛财富不遗余力。他先后历任十余镇,所到之处开设邸店,经营商业积财巨万。他在宋州任上所为不法,百姓苦之,不久有诏移镇永兴,百姓听到后欢欣鼓舞,互相庆贺说:“此人若去,可谓眼中拔去钉子,何快哉!”赵在礼听到后恼怒异常,特意上表请求再留任一年,昏庸的后晋王朝竟然同意了。于是他下令境内按户每年增收一千文钱,谓之“拔钉钱”,并且严令各地官吏催督,如不按数交纳严刑拷打。

    泾州节度使张彦骄横不法,慕僚张式直言相劝,张彦欲加杀害,张式逃走。朝廷为安其心,竟将张式判处流刑。但张彦还不满足,公然威胁说:“若不得张式,恐致不测。”后晋朝廷姑息藩镇,全然不顾朝廷颜面,竟将张式押回送给张彦,结果张式被以“决口、割心、断手足”等非常残酷的手段杀害。

    后晋的将帅们多有不服石敬瑭者,他们也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取天子之位。比如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他一直在观望中原王朝的变局。经过李嗣源的细心打理,中原王朝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李嗣源刚死,他的儿子、养子、女婿就打得不可开交。

    公元935年,石敬瑭在太原起兵。不过石敬瑭兵力不足,特别缺乏具有攻击性的骑兵。于是石敬瑭派人到多个藩镇联络,大开空白支票拉人。在振武军呆够了的安重荣,觉得老石这个人不错,就率领手下1000骑离开振武赶赴太原,投入石敬瑭的麾下创业。

    后来石敬瑭如愿登上皇帝宝座,他也没有辜负安重荣这员猛将,命其担任成德军节度使,承担着巩卫北疆的重任。

    安重荣通晓做官的事务,下面的人不能骗他。有一对夫妇控告他们的儿子不孝顺,安重荣拔出剑交给那位父亲,让他自己杀掉儿子,那位父亲哭着说:“我不忍心啊!”妇人在一旁大骂,夺下他的剑追杀儿子。安重荣听说妇人是继母,呵斥妇人出去,最终没杀他们的儿子。

    契丹扶持石敬瑭上位,他们本着无利不起早的原则,收获远远超过支出。他们不仅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幽云十六州,还当上了石敬瑭的爸爸,每年变着花样索要干儿子的孝敬。

    安重荣对此坚决反对,上表直斥“诎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之耻也。“他的表章引起不少朝臣的共鸣,可是石敬瑭却置之不理。

    安重荣这个人很有意思,在石敬瑭兵不满万,地只有太原一处的情况下,押宝石敬瑭,和他一起反抗李从珂;后来石敬瑭上位,他又打着抗辽的旗号反对石敬瑭。要知道,李从珂就是被他和辽人一起赶下台的。他以此为旗号反晋,颇为吊诡。

    安重荣力大无比,擅长骑马射箭,府署立有幡竿,高数十尺,尝挟弓自诩道:“我若射中竿上龙首,必得天命。”说着即将一箭射去,正中龙首。投弓大笑,侈然自负。于是召集亡命采买战马,意欲独霸一方,每有奏请往往逾制,朝廷稍稍批驳,他便反唇相讥。指挥使贾章一再劝谏,安重荣诬以他罪推出斩首。贾章家中只遗一女,年仅垂髫,因此得释。女慨然道:“我家三十口俱罹兵燹,独我与父尚存。今父无罪见杀,我何忍独生!愿随父俱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