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贤妻良母



    却说昭宣帝即位后不敢改元,仍称天祐二年。全忠决意篡唐,特使蒋玄晖邀集昭宗诸子共宴九曲池。德王裕、棣王祤等九人联翩赴宴,全忠殷勤款待,灌得诸王酩酊大醉,即命武士入内一一扼死投尸池中。昭宣帝不敢过问。

    朱温的举动遭到唐朝朝臣的非议,他们虽然不敢明着说什么,但是都在背地里揭露朱温的野心。

    三月乙丑彗星竟天。占卜的人说:“君臣将会有大灾,应该以诛杀响应上天。“柳璨因此对朱温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抱怨、不满,应该把他们全部杀掉以堵塞灾异。”

    李振在“咸通”、“乾符”二十年间(860年—879年)屡次不第,因此痛恨士大夫,也对朱温说:“这些官僚自命不凡,说自己是什么清流,现在将他们杀后投入黄河,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朱温在李振鼓动下,一日于滑州白马驿尽杀左仆射裴枢、右仆射崔远、工部尚书王溥、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又称“白马驿之祸”。白马驿之祸的结果就是唐朝的中央政权只剩下了一个光杆皇帝,连大臣都没有了。

    一通乱杀,朱温算是扫清了来自朝廷内部的各种障碍;至于外部,这时候的局势还算平稳

    河东的李克用开始韬光养晦,淮南的杨行密病重,蜀中的王建离得过于遥远,鞭长莫及,关中李茂贞杨崇本这些人都曾惨败在汴军手上,压根也没勇气和朱温正面硬钢,至于南方米粒儿大小的藩镇,不是离得远就是实力差,朱温根本就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不过这些人中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公然起兵反对朱温,随后他与淮南杨行密西川王建遥相呼应,声势还挺大。

    忠义军治所在襄州,下辖襄、唐、邓、均、房、随、郢、复八州,也就是今天河南的西部,湖北北部,忠义军和早些时候的平卢军差不多,都是属于已经臣服朱温,但是又没被朱温兼并的军镇,朱温对此只有一个态度,杀无赦!

    时年八月朱温亲率大军攻入忠义军辖地,九月便占领了忠义军八州之地,赵匡凝无法阻挡只能逃亡扬州,他的弟弟赵匡明看朱温这么生猛,扭头就带着两万兵卒跑到西川投靠王建。

    朱温十分轻松地吞并了两镇,并任命杨师厚为忠义军节度使,贺瓌为荆南留后,至于他本人则受命为诸道兵马大元帅。

    朱温篡唐心急,当下密嘱蒋玄晖、柳璨,指日迫唐帝传禅。偏蒋玄晖与柳璨谋事迂远,谓必须封过大国,加九锡,然后禅位,方合魏、晋以来的古制。于是奏请封朱温为魏王,加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兼充天下兵马元帅。何太后通过宫人阿秋、阿虔联系蒋玄晖,哀求一旦改朝换代可以保全他们母子。

    补充一下,“锡”是“赐”的通假字,所以“九锡”又叫“九赐”。

    九锡最开始也叫九命。《礼记正义》里认为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九样东西。而且九命里赐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不一定非是九种,只要天子高兴,九十九种都可以。

    汉武帝为了给那些功高盖天的重臣们特殊礼遇,譬如卫青、霍去病等人,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官爵上已加无可加,这时就赐予他们九锡,以示对他们的尊崇。

    汉武帝虽然划时代地提出九锡制度,不过有他这样的千古一帝坐镇,谁敢从他手上拿走九锡呢?谁又能叫他禅位给自己呢?所以加九锡不过是一种虚名罢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汉末年,当时第一权臣王莽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官位上,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之上.相传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大宰,将这两位辅臣的称号结合一下,叫“阿大”显然不行,所以叫“宰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