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司马光砸缸



治平四年正月,宋英宗赵曙晏驾。左右大臣急忙派人召太子赵顼入宫即位,但此时宋英宗的双手忽然又动了一下,守在灵旁的曾公亮担心宋英宗还活着,连忙告知韩琦,要韩琦派人阻止太子进宫。韩琦十分镇静地说:若先帝复生,即为太上皇,不得阻止太子入宫。当时身为太子的赵顼被召入宫,临行前对东宫诸人说:汝等谨守东宫门户,若陛下已选定更佳继承者,我还要回来的!太子赵顼入宫后,在韩琦等人的拥护下即皇帝位,是为宋神宗。神宗即位后,尊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皇后高氏为皇太后,晋封弟赵灏为昌王,韩琦守司空兼侍中。

 虽然曹氏不是赵顼的亲奶奶,赵顼也不是曹氏的亲孙子,但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二月朔日,神宗初御紫宸殿朝见群臣,随即册立元妃向氏为皇后。向氏系故相向敏中曾孙女,父名经,曾为定**留后。治平三年,出嫁颍邸,封安国夫人,至是立为皇后。

 却说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当时他的父亲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熟练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

 有一件事使司马光闻名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说是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捉迷藏。

 有一个小伙伴悄悄地爬上了假山。假山旁边正巧有个大水缸,里面装满了水。

 这个小朋友一不留神,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掉进大水缸里。

 伙伴们一下子慌了,有的跑去找人,有的大喊:救命啊!救命啊!有人掉进水缸里啦!

 司马光飞快地绕到假山后面,噌噌几下爬到水缸边,使劲儿伸手去拉水里的小伙伴。可是手臂太短,够不着。同伴们又急又怕,不知如何是好。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司马光的脑子里飞快地想着救人的办法,突然,他瞥见地上有一块大石头,司马光顿时有了主意。他飞跑过去,用力搬起地上的大石头,使劲儿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里面的水哗的一下子流了出来。

 水缸虽然坏了,不过掉进水缸里的小伙伴得救了。

 司马光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请姐姐帮忙剥掉胡桃的皮,姐姐弄了半天也没有剥下皮,她就生气地走开了。

 一会儿后,家里的女佣看到司马光想吃胡桃就过来帮他,舀了一碗开水,把青胡桃放进了水里用开水一泡,皮很容易就被剥了下来。司马光的姐姐进来后看见他在吃胡桃,就问是谁帮他剥的。司马光说:当然是我自己剥的了,我想了个办法,用开水一泡这皮就剥下来了,你看我聪明吧。

 正好司马光的父亲在外面看到女佣教司马光剥胡桃皮的情景,看到他撒谎便走进屋来,狠狠地训斥他:你这孩子,怎么能说谎话!

 司马光知道自己错了,立马低头认错。从此他牢记父亲的教诲,诚实做人,不再撒谎了。

 天圣九年(1031年),司马光随父亲从东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转运使,在栈道上遇着巨蟒,司马光沉着冷静地手持利剑扎进巨蟒的尾巴,巨蟒疼得一震,滚到了深不可测的栈道下边。

 司马光诚实聪明,又十分乖巧懂事,深得父亲喜爱。每逢出游或者与同僚密友交谈,司马池总把他带在身边。耳濡目染,司马光不论在知识方面,还是在见识方面,都凛然如成人。尚书张存主动提出将女儿许配给他。担任过副宰相的庞籍在司马池死后,也把司马光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培养教育。

 司马光二十岁参加会试,一举高中进士甲科,从此步入仕林,初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判官。此时司马池正任同州知州,两地相距较近,司马光经常前往探望父母。同年,他和张存的女儿结婚。

 庆历元年,司马池病死在晋州,司马光和兄长司马旦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故乡夏县。

 庆历六年(1046年),司马光接到诏旨,调他担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赴京之日,僚友们置酒为他饯行。司马光即席赋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