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京城反应



    威虎山上的义军若是全算作土匪,那便是滔天巨匪,当地的官兵根本不敢前来,梁山的那伙人也不过如此。

    但是在朝廷的眼里,他们的确就是一伙仗着人多欺压良善、为非作歹的强人,根本用不着朝廷派大军去扫荡。

    但蚊子虽小也能烦人。

    土匪们干的坏事不少,裹挟些百姓上山能做到吧,摧毁个矿场能做到吧,洗劫个小小驿站能做到吧,攻打个县城也能做到吧?

    北京紫禁城。

    大清帝国的皇上,康熙正坐于养心殿的真皮座椅上,正好翻阅到了汪清县令、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联名上书的奏报。

    常年批阅奏折的他已经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一眼就从一堆没用的恭维之话中,赫然瞧见了东北匪患严重,汪清县城告急的字眼。

    他暗道不妙,端起茶水猛地喝了一口,勉强抚平了心情。

    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收到了来自东北各个地方的求救信,并且还回来了不少的逃亡的站人,要让自己派出大军剿灭那帮贼寇。

    从各地的信中来看,还特别注明了是贼寇,大概有有数千人马的规模,据一些偷偷跟踪在贼寇身后的人说,他们的山寨在牡丹江沿岸的威虎山上。

    各级官员都不敢上报有反贼出现,毕竟在自己所辖区域出现了反贼,罪责肯定是逃不掉的,并且不戴罪立功将其剿灭的话,自己的乌纱帽也铁定保不住。

    若是上报是土匪倒还说得过去,东北这片地方原本就有商黄两家的大马匪,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了。

    这都是在上一任官员任期内出现的,和自己又无关,况且他们加起来确实有数千人马,人数上倒也对的上。

    最主要是他们也不会相信有人敢在东北这龙兴之地造反,这性质就跟在太岁头上拉屎,还拉的是稀一样,因此各地官员上报的都是附近有土匪出没。

    这伙土匪大肆洗劫村落和驿站,最有可能是商黄两家合并后开始有了大动作,也有可能是他们受到了自朝鲜或者罗刹国的援助,并且希望获取到大清国的某些东西。

    康熙觉得很有道理,朝鲜国虽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投降并臣服与大清,但其举国上下无不怀念前明,朝鲜国王来的奏报似乎也有些许异常之处。

    罗刹国就更用说了,生得跟个魔鬼似的,肯定受不了地狱的环境,想来图谋大清的美好江山,再加上罗刹国已经在黑龙江南岸建立了雅克萨城,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他原本设想下个月开始他要去东北进行为期一年的巡访,到时候还要去盛京祭拜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

    可是到时候土匪横行,危险不危险且不说,就是看到被匪患侵扰满目疮痍的景象,他就全然没了兴趣。

    若是看到的是一派繁荣,老百姓为他歌功颂德他自然是趋之若鹜,但若看到的是一片残败、满地横尸,你让一向自诩爱民如子、千古一帝的他该如何自处?

    可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祖宗留下来的龙兴之地,被区区一伙土匪肆意凌辱吧,到时候脸上更是无光。

    或许可以派大军直接将其剿灭,只不过从征集各地军队就得花钱,老实说他出不起这个钱。

    他这几年为了平定三藩之乱早就掏空了国库,好不容易今年获得了胜利,经济上缓过来了一点,但本质上仍受其余波。

    但施琅又在福建大练水军,欲跨海收复台湾,而军费和军粮都是从国库里拨给的,实在没有闲钱再去调动其他的军队了,总不能为了剿灭数千人的贼寇去借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