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喜丧雨里柳家仙-第2/4页





    疑惑在他心中越久也越大,终于白沚决定下山去看看。

    他在梦里看到这些凡人离他不远,就在山脚下。

    一个阴沉的乌云天,朦朦的下着细雨,

    山下那个小村子里来了些带着唢呐和金锣等物件的人,头上还绑着白条子,被请入了村子中。

    白沚潜藏在河底顺着绕村的溪流缓缓接近。

    河边,有顽皮捉鱼摸虾的孩童看着河面上疯狂跳动的群鱼,乱窜的虾蟹,忙兴冲冲的叫唤着:“快来咯,快来喽,河里鱼儿跳水了!河里鱼儿跳水了!”

    一个过路的书生看到岸边孩童大呼小叫,也好奇的打着伞背着包袱走近,却见河面上跳动着数十上百条大小各异的鱼,还有岸边乱窜的虾蟹。

    一群孩童兴冲冲的拿着自家网兜捉起鱼虾,村里年轻人也都出来捉起了鱼。

    直到几个老人听了这怪事,忙呵斥着孩童和一些猎户回到家中。

    老黄头看到了那个年轻书生,忙笑道:“读书人,可是赶路的?不嫌弃的话可以上我们村子里歇一歇。”

    那书生闻言,忙感谢道:“多谢老人家,小生齐霄,齐家镇的人。”

    老黄头笑了声,:“老头子我叫赵黄毛,村子里人都喊老黄头儿。后生,我们村里将有喜丧,你不介意吧?”

    齐霄忙拱手一礼,:“终及八十,丧之福寿兼备者,可谓之喜丧。这也是喜事,小生自能有幸送那位老人家一场也是福分。”

    一旁的赵大爷嘿嘿笑道:“读书人,说起话来真是好听,快跟我们进村歇歇吧。”

    一行人就走入了村中,原本颇为热闹的河岸边安静了起来,空无一人,河水里一只硕大的蛇首探出头看向村中。

    村中,一家颇为厚实的土房大院里,站满了人,有老有少,有已为人母的妇女,也有尚未出嫁的姑娘,还有打闹嬉戏的孩童。

    七尺门户里,更是站满了人,年纪大的围在床边,小一代的跪在床前,从大到小跪到屋外,一口黑漆漆的实木棺材停在隔壁屋里。

    土床上躺着还剩一口气的老村长,围着几个同代德高望重的老人,一盏堆满油的铜灯放置在床头火芯子却总是烧不大。

    老黄头看着村长,叹了口气:“老李啊,看来是你先走一步了,我们几个倒是跟着你来了这南边能多享些福了。”

    老村长用浑浊的眼睛看了几人一遍,脸上缓缓浮现了欣慰的笑容,那是一群同经历风雨后仍在身旁的人,有他们送自己最后一程,也算是福了。

    齐霄来到了人群中,后厨正在忙活的姑娘家看了他总是脸红娇羞,这样一个俊俏的书生在一群农村粗人中一眼就能看到。

    他也不羞,也不孟浪,只是有礼有节的和一些汉子交谈,好奇的问着他们的风俗。

    屋里,老村长的儿子、女儿、还有孙儿孙女跪了一片。

    老村长听着屋子里这些熟悉的声音,人来人往的温暖,他觉得无比安心,上一代村长将破落的庄家村交给他,如今自己辛苦一生也算是不负托付了,可以安心的去见老人了。

    他闭上了眼,一生的记忆在脑海里走马观花,从幼时跟着父母一起在田间长大,学做农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跟着镇上一个师傅去酒楼当伙计,闲时向老掌柜请教学了几个字,再然后父母托人花了一吊钱说了个媒,取了一个虽然不美却能吃苦耐劳的女人,他们一起生儿育女,三十岁时北方战乱村子里男丁战死不少,人牙子来收孩子逼死了村长,婆娘也害病死了,村长临终前把村子托付给了他,他迎来往送毫无尊严的在镇上,县城里的官家各种好话,靠着在酒楼里讨好客人的小机灵为村子换来了些安稳,辛苦操劳四十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