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张婧怡的潜力(求月票)-第2/4页



    他也是饿了,放开胃口直接把三菜一汤一扫而光。

    回到凤凰湾,没着急下来,而是在楼下江边散了散步,看着江水沉沉浮浮,李石琢磨着下午创作过程中对“美人书体”的感悟。

    他忽然想起,很多评论家评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多用“多姿多态”、“遒美健秀”、“美轮美奂”、“飘若浮云、矫若游龙”等修饰词语。

    而这些修饰词语,其实也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体态,尤其是美人体态。

    李石当即赶回家,来到书房,拿着平板把收藏的兰亭集序神龙本超清图找出来,有一次从头至尾,或从通篇,或一个字一个字的欣赏与琢磨。

    “看前面四行的间距与字体之规整,写这四行市,书圣的心态是端着的,中间十六行间距均匀,但字体开始变得越来越灵活,这是逐渐进入了心无旁骛的状态,肆意挥洒,墨汁在他笔下汇聚成一个个或肥或瘦,但总是气韵有度,风姿卓然,遗世独立的名士。”

    “后面八行,情绪激荡到最后,喷涌而出,所以收尾时间距结构逐渐紧奏。”

    “此书的结构,真是变化万千,线条肥瘦随心,字字如名士,皆有各自的风韵啊!”

    李石这会再看《兰亭集序》,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高雅名士,或提壶饮酒,或舞剑而歌,于山川溪流之间,放浪形骸,潇洒不羁,倜傥风流。

    这一次,他足足在书桌前读帖读了近两个小时,直到八点五十的闹钟响起,才起身,拿着宾利的车钥匙下楼,准备去机场接自己的副导演——张婧怡。

    “果然,有了一次妙品创作经验,晋升到(专家)层次,对书法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次读帖收获着实不小,等接了人回来,必须把《兰亭序》再临摹一次,验证种种收获,相信这次临摹,在‘神似’上必有突破!”

    之前李石临摹《兰亭集序》,形似可达九成九,但神似只得了三四成——在他这里,普普通通,所有书帖学习中,虽然也在第一梯队,但只能排到第五六七名去了。

    他学的最好的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和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临摹起来,可达到九成九形似,四五成神似。

    在短片的剧情里,就安排有男主临摹《九成宫醴泉铭》镇住包括女主在内的一班书法学生的剧情。

    不过,经过这次读帖,他对再次临摹《兰亭集序》,非常期待!

    从凤凰湾到黄花机场超过三十公里,不过可以走绕城高速,不堵车的话,五十分钟左右就能到。

    晚上车少,李石一路顺畅地来到机场。

    在一楼到达层看了航班信息,没有晚点,不过还是等了四十多分钟,才终于看到一个长发飘飘,带着卡其色鸭舌帽,穿着黑色卫衣,外加白色运动外套的女生从里面随着人群走出来。

    她身高一米六七左右,体态苗条,头里对着一个银色的行李箱,看到李石后挥了挥手,朝他走来。

    “学长!”

    之前离得远时,女孩还是一脸肃颜,看上去,也是个清冷的,符合李石对她的固有印象。

    待走得近了,主动开口打招呼,脸上露出笑容,嘴边浮现似有似无的酒窝,顿时多了几分亲和力。

    李石笑着道:“欢迎欢迎,车在停车场,我们边走边说吧。”

    张婧怡还是有点拘谨,简单应道:“好。”

    两人虽然这些天在网上聊得花样百出,但是现实里见面,终究有些不同。

    人家是来帮自己的,李石自然要表现热情一点,主动接过她的行李箱,一边走,一边找话题:“学妹,你现在也有作品上映了,我看你微博粉丝都百多万了,怎么出门也没戴个墨镜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