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从微生物身上学习



分了好多组,投入细菌研究中。

        比如大肠杆菌鞭毛小组。

        它仅用25个蛋白质零件构成马达,可以推动大肠杆菌在1秒钟时间里,跑出自身长度数十倍的距离。

        这相当于人类每秒跑100米。

        很奇妙,这个发动机结合了常规发动机的转子,定子,传动轴,拐弯链接,离合器等组件。

        和转换效率只有30%的传统燃油机相比,它的能量转换效率,几乎达到了100%,没有浪费一丁点能量。

        世界最高效的马达!

        以前,我们的很多科学发明创造,是建立在动物基础之上。

        比如蝙蝠与雷达,蛇的“热眼”到热传感器,野猪鼻子测毒到防毒面具,苍蝇与振动陀螺仪,萤火虫到人工冷光,鲨鱼皮游泳衣等等等等。

        可能,从微生物身上学习,从细菌身上学习,将生物技术点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又一次大跃进。

        数学与物理,已经来到空气稀薄的科技高原,可能下一次人类的大跃进,在于生物技术点满!

        又一次大会结束,分享一些想法,分享一些收获,提供一些研究上可行的建议,陈申散会。

        那个男人离开,所有人看着那人影消失不见,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与神同行,一日千里,各研究进度突飞猛进,这家伙,还是人么?

        为什么细菌,组成了我这样的废物?

        裴可舔着嘴角,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旁小师妹突然问道:“组长,你在想什么?”

        “真想和陈教授,交换一次8000万个菌群。”

        猝不及防,将真实内心暴露了,裴可闹了大红脸。

        没想到小师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点头附和道:“交换8000万个哪里够,要……”

        “要死了你!”

        “哈哈,我们这叫为科学献身,交流一些科学细菌回来,为人类做大贡献呢。”

        嬉笑打闹。

        常常和陈申交流菌群的范菲烟,此时端着茶水,敲开办公室门。

        “说累了吧,喝点水吧。”

        “嗯,谢谢,放那里吧。”

        意识模糊,陷入自己的世界之中。

        对于陈申这种顿悟状态,范菲烟那是再熟悉不过,不敢打扰,静静坐在他身边。

        过了良久,陈申醒来,突然说道:“对细菌来说,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宇宙。”

        “而放眼地球,我们人类,也可能是地球的细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