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维京维京!!!



太平洋,地球上最大的大洋。通过洋流,在不同的海域间进行着物质交换,但是洋流的分布却比较接近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太平洋中央部分区域的海水流动则表现的较为缓慢。

据科学家分析,那里的海水的完全更新要追溯到1300多年前。海水的流动是海洋中各区域物质交换的重要因素,而太平洋中的这片区域海水流动缓慢,使得那里的生物资源不像近大陆的海洋水体那样富含养分生物资源丰富。

科学家推测,这片水域海水流动异常可能和海底的地形有关,那里有海洋火山和地质断层活动形成的类海底山脉,阻挡了海底水体的循环流动。

因为海水流动的异常,那里的海水的含氧量、含盐量等参数和别的区域海水有所不同,因此生物资源相对贫瘠。

此刻,就在太平洋中部,一座中等大小的海岛孤零零地躺在无垠的海面上。(谁知道有没有,反正作者说有。不过太平洋上群岛确实特别多,有人的,挺热闹的。)

虽说是岛,但面积也不小,约有三十平方公里,和一个普通县城的面积差不多大。岛屿由三座相连的小山环绕包围,只留出一个缺口,通向一片海滩,岛屿上随处可见树木。

一艘货轮缓缓驶向岛屿,没有靠近海滩,反而靠向海岛上一处平整的山崖,在距离山崖约二十米的位置缓缓停下。

往崖壁上看去,根部靠近海面的位置有些光滑,星星点点地挂着一片片海藻。再往上,则是有些发白的崖壁,零星长着几根杂草。根根藤条从山顶垂落下来,在灰白的背景上画出道道绿色轨迹。

轰!

一声巨大的轰鸣从崖壁的一处响起,然后在阵阵机械运转声中,一道经过伪装的巨大门户显露出来。半圆形的洞口,黑漆漆的,像是择人而噬的巨口。

嗡鸣声响起,一块巨大厚重的钢板从洞口伸出来,表面上可见一道道缝隙,接茬处侧面固定着液压缸。

钢板很长,直接探过货轮边缘,然后在液压缸的调节下,变成一个平整的斜坡,搭在货轮甲板上。头部包裹的一圈橡胶垫,随着货轮的晃动不停与甲板摩擦。

一群群身穿作训服踩着厚底靴的战士从船舱各个大门涌出,直奔着一个个事先标记好的集装箱跑去。将集装箱里的一箱箱物资往崖壁上的洞口里搬运。

直到差不多搬空了一千多集装箱后,战士们齐齐涌进了洞口内,消失不见。

货轮上,几个之前没打开过的舱门突然大开。每个舱门里都走出一队穿着长裤和运动胸衣的少女,长发梳成马尾绑在脑后。步伐整齐,大步向前。

少女们的身后,跟着一串串排列整齐的男孩女孩,在少女们的带领下,于货轮甲板上排列成方阵。

山姆德颂带着四个人走到方阵前面,背向方阵,面朝崖壁。可见几人中,有那个被称为穿梭者的白人少年,还有曾用手抚过所有孩子头顶的女青年,剩下的是两个身高两米的高大壮汉。

这两个壮汉,肌肉鼓胀而匀称,头发过肩,齐整地梳在脑后。身上穿着一身蟒皮缝制的无袖皮衣和粗长裤。宽松的裤腿下,是穿着一双特质战靴的大脚。腰间除了一个装着手枪的枪带外,还在后腰的位置插了两把短柄战斧。

两个壮汉站在山姆德颂身后两旁,像是两尊从野蛮时代来的狂战士。

当孩子们的方阵排列整齐后,阵阵鼓声从崖壁上的洞口中传来,伴随带着节奏的呼和声。

然后一群穿着皮质战裙高大威猛的壮汉从洞口里缓缓走出。一手持短柄斧,一手持圆盾,跳着战舞,嘴里大声唱念着,气势惊人。

“Víkingur!”

(维京!)

“Herrahafsins!”

(大海的主宰!)

“Víkingur!”

(维京!)

“Siglingafr?eingurnyjaheimsins”

(新世界的领航者)

“Víkingur!”

(维京!)

“Nyf?eingheimsins!”

(世界的新生!)

“Víkingur!”

(维京!)

“Kalldaueans”

(死神的召唤!)

“Víkingur!”

(维京!)

“Vieerumeirvíkingar!”

(他们叫我们维京!)

“Víkingur!Víkingur!”

(维京!维京!)

。。。

这群壮汉边唱边跳,眼神狂热。然后慢慢走到轮船上的众人面前。当走下斜坡后,队伍向两边分开,在众多孩子面前以站成一横排,露出被遮挡在身后的一个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然后在老妇人墩了一下手里的拐棍后,停下了狂热的战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