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娃娃们



小孩子是没有爱情的,他们的世界里所有感情都是简单的相似的。

小孩子是没有性别的,所以他们会好奇男女之间的差异。

小小年纪的他们会模仿他们看到的一切,会触摸试探一切新鲜事物。

被烧水板烫出的水泡,塞到鼻子里的爆米花,粘到铁门上的舌头,被鞭炮炸的发麻的手指,因为拉扯前桌女孩辫子而被掐紫的胳膊,卷成一团的课本,永远写不完的作业,挨不完的打。

小小年纪的刘宇,总在夜晚仰望星空,他说他有一种感觉,感觉他的家在天上的某颗星星上。

刘宇在孤儿院长大,晨星孤儿院,一家不是孤儿院的孤儿院,没有招牌,没有补助,只有一个老刘头和他六个孩子。

老刘头叫刘青山,有五十出头,身体强健,就是腿瘸了,听说是当兵时受的伤,也因为腿伤而退役了。

孤儿院里的六个孩子年龄差距比较大,最大的是大姐刘彩霞,二十四岁,已经结婚生子了,是老刘头退役回家时带回来的。听老刘头说,当时在火车站有个抱孩子的大姐,看他穿着一身军装就让他帮着照看一下孩子,说是去解个手,结果孩子留下了,大姐不见了踪影。

老刘头也是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因为身体素质好,进了当地的武装部参了军。后来表现好,进了侦察连,参加了不少小型军事行动。虽说运气不好,因伤退役了,但国家给的补偿和待遇都很丰厚,在老家给安排了住房和工作。

那时候老刘头26岁,还是个青壮,没结过婚也没带过孩子,抱着孩子找了一圈没找到之前的那个大姐,就把孩子带回了家。因为老刘头吃百家饭长大的,街坊邻居都熟悉的很,就拜托帮着照看一下孩子,让老刘头有时间去找政府安排一下这个孩子的事。

如今的社会福利机制尚且不完善,更别说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了。在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后,老刘头刘青山还是决定把孩子留下来自己带,毕竟自己也是孤儿,知道寄人篱下的滋味,这孩子过了自己的手,实在不忍心再推出去。

就这样,没结婚的刘青山有了闺女。

在那时候刘青山还没有开孤儿院的想法,就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国家给安排的工作也清闲,在镇上的粮站做检查员。那时候党员少,体制内部有很多工作都是铁饭碗,不用天天值班,事情也不多,就看乡里乡亲的那些事能不能说上话,办事能不能让人信服。

刘青山在镇上算是当红青年,做事干脆利落,本分心善,工作稳定,有房,福利待遇也好。虽然是孤儿出身,年纪也大了点,但当过兵,也是从小在镇里长大的,还没结过婚,虽说腿瘸了但也不影响行动,所以镇上很多大龄女青年对刘青山都很心动。

刘青山也有意找个伴,毕竟年纪也不小了,还养个小女婴。现在孩子小,还比较好照顾,也有邻里帮衬,但时间长了也不是回事。而且等过几年女孩子大了点,作为一个大男人也不好照顾。

在镇里老人和媒婆的撮合下,刘青山陆续跟几个二十出头的姑娘相亲。那时候二十多还没出嫁的不多但也不算少,也算是大龄剩女了,有的姑娘上过学有文化,有的姑娘性格古怪挑剔,有的姑娘崇尚自由恋爱和西式浪漫,不过大多都对刘青山收养个女婴比较介意。

最后相成的是邻村的一个姑娘,二十三岁,叫李婉婉,比刘青山小三岁。姑娘家里是农户,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

没啥文化但能吃苦,也会照顾人,因为帮母亲照顾两个幼弟耽误了年岁,家里比较着急女儿的婚事,但又怕闺女受委屈,不想随便把闺女嫁出去。

在多方了解后,这家觉得刘青山人不错,在镇里有房有工作,生活条件也好,虽然收养了个孩子,但幸好是个女娃娃,刘青山也养得起,其他的只要对自家姑娘好就行。所以在多次接触后,刘青山和李婉婉也互相看得上眼,就把婚事定下了。

刘青山和李婉婉的婚事举办的很热闹,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刘青山的人生故事很传奇,从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到现在镇里的当红青年,另一方面就是刘青山和李婉婉因收养的女婴而变向奉子成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