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杨蕙兰离开



    “就是他们,一黑一白两个书生,确实都是聪明人,察觉到了朕的身份。”

    皇帝点点头。

    他知道包拯的母亲包大娘,也在此次救驾中出力,所以如李信料想的,轻飘飘就放过了包拯,公孙策也算是沾了光。

    当然了,主要皇帝本就不愿意扩大此事,认为算账的时机远远未到。

    朝堂上目前党派林立,拉帮结伙的形势太复杂了,有不少还在暗中图谋不轨呢。

    不止贾家一个。

    况且皇帝隐约猜到了,贾家背后还牵连着哪些势力。

    那些才是真正难对付的。

    只有贾家的话,哪怕现在证据不足,皇帝也能强硬地治其谋反之罪。

    贾家的实力对皇帝来说,是很不够看的。

    这才导致皇帝掉以轻心,没想到贾家敢参与行刺。

    以后就不可能给贾家机会了,必定要派人时刻盯着。

    “他们两个都没见过皇上吧?估计是通过曹督主来确定您身份的。”

    李信看向曹正淳。

    皇帝也斜眼看了看后者,撇嘴道:“就是如此,所以我才不喜欢带着他。”

    “皇上,此地太过危险,老奴必须寸步不离,护您左右。”

    曹正淳感受到被嫌弃,却不为所动说道。

    “唉!朕知道了,你不用反复多说,光是今天就说了十几遍,朕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皇帝叹了口气,只好接受现实的样子。

    他确实也不敢脱离曹正淳行动了。

    反之,有曹正淳保护,就可以随便到处玩耍。

    “话说今天从墙里掉出来那具尸体,倒让朕很感兴趣,从尸体的衣着服饰来看,居然是侉依族的人。”

    “从陈年旧案记录来看,确有一件相关的案子,当年疑犯在没有尸体的情况下,就被定罪砍头了。”

    “现在看来,当年很有可能是件冤案!”

    皇帝扯开话题,又显出些玩兴来。

    他显然已经初步做过调查了。

    侉依族?

    李信心中微动,觉得有些熟悉。

    仔细一回想,似乎又是与包拯、公孙策有关的案件了。

    “皇上,您对尸体感兴趣,该不会是想查此案吧?”

    李信觉得这皇帝也太正经了。

    还是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敢去青楼玩耍,改玩查案了。

    “对,朕要在离开此镇之前,将这桩冤案给查清楚!”

    皇帝带着微笑,做出了决定。

    “那就祝您一切顺利了。”

    李信可不会奉陪。

    ……

    翌日,李信照常早早起来后,听玉容说皇帝起得更早,带着曹正淳和零零恭外出了。

    且他不知从哪弄了把折扇,打开后上边写着“状王宋世杰”几个字。

    应该是他自己写上去的。

    据说是想冒充金国那边,风头正盛的一个状师,借其身份查案。

    什么玩意儿?

    李信无语了,这都扯上了?

    不过也只是稍稍惊讶,就平静接受了,他已经习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