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3页



袁青青为他上茶。

宝音目不转睛的看着康熙,口中笑道:“她怎么样。”

袁青青长得自然是不像乌玛禄的,可她被她教导那么久,又带在身边,学也学的像几分。

她低头的模样倒有几分乌玛禄的味道。

康熙没太在意:“还行。”

他很少扫他人面子。

宝音微微摇头,让袁青青下去了。

宝音这会儿才和康熙说正事:“奴才听皇太后说,太皇太后身子其实不太好了,只是不愿意让皇上知晓。奴才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恩情良多,不能如此,皇上就当奴才逾矩了吧。”

她说:“希望皇上能够多去慈宁宫坐坐。”

康熙点头应了:“你有心了。”

他离开后,叫来太医询问,太医挣扎后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这样说,臣等不敢违背。”

康熙本想发火,但是算了,只是警告道:“如果还有下次……”

他没有说下去,只是挥手让他们离开了。

咸福宫中,宝音看着袁青青,慢条斯理道:“看起来,你还差得远呢。”

袁青青没法回答。

宝音也无意再说什么,只让她多加练习,便让她下去了。

康熙虽被太皇太后嫌去慈宁宫中太过频繁,但他忙完了,总会去慈宁宫里坐一坐,然后等太皇太后撵他走才走。

十月中旬,直隶巡抚于成龙向康熙上了密奏:“官已被明珠和余国柱卖完。”

康熙略微沉默后,招来高士奇询问此事是否属实。

高士奇回答是的。

康熙问他:“为什么没有人参劾?”

高士奇回答:“人谁不怕死?”

康熙闻言,让高士奇下去了,随后招来了郭琇,几番话后,便让他下去了。

康熙发了会儿呆,起身去了慈宁宫,说了会儿话被太皇太后劝走后,留在了永和宫。

他抱着乌玛禄睡了一晚上。

十一月,康熙向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让他坐下,说起了一些事情。

“我若去后,别忘了,你曾答应过我,要让苏麻喇姑抚养个孩子。”

康熙不大高兴,露出个艰难的笑:“皇祖母这是说的哪儿的话。”

太皇太后才不管这些,又同他道:“太宗的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皇父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就是了。”

她怅然道:“我误福临啊。”

康熙红了眼,忙拉着太皇太后的手道:“皇祖母这是说的哪儿的话,若没有您,哪儿来的皇父与我,以及这大清江山。”

太皇太后摸了摸他的头:“玄烨,你都这么大了啊。”

“皇祖母。”

太皇太后笑道:“都是做皇父的人了,哪能哭哭啼啼的。”

她温和而慈爱:“这大清江山就交给你了。”

康熙泣涕。

太皇太后又同他道:“我听你皇额娘说,你给宝音封了妃,这很好。”

“虽然我想让你封她为后,不过你和你皇父都是一样的性子,恐怕不会愿意。”

她劝他:“不论怎么样,满蒙不分家。比起那些汉臣,蒙古才是咱们的助力,万万不能放弃他们。”

“你要对他们好些。”

康熙忙点头:“孙儿都记着。”

太皇太后沉沉的叹了一口气:“你虽然雨露均沾,但我看得出来,你始终不能放下德妃。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晚了。我只想让你记得,你答应了我,是不会封她为皇后,也不会封她的孩子为太子。”

当年,他学着太皇太后,一字一句,对天起誓:“我,玄烨,今日立誓,天地共证,若我他日立乌雅氏为后,她不得好死。我若立她的孩子为帝,她的孩子必生生世世受后世唾骂。”

他对太皇太后苦笑着:“孙儿都记着,记在心里,不敢忘记。”

“封谁都好,唯独不能是她,不能是你爱的女子。”她紧紧的握着康熙的手,看着康熙的眼睛,“皇祖母还是那句话,皇祖母是为了你好。你太爱重她了,她若为后,胤礽又该如何自处啊?”

她苦口婆心:“胤礽会不断提防那德妃的孩子,从此兄弟阋墙,哪儿有安生的日子。”

她定定看着他:“如果胤礽一旦出什么事,百年之后,你又如何去见仁孝皇后呢?这孩子是你亲口求来的太子,也是你亲手养这么大的。你怎么忍心践踏他到如此地步?你又怎么忍心见你的孩子陷入不断的争斗啊。”

她说:“皇祖母是为你好啊,玄烨。”

康熙迭声道:“孙儿知道,孙儿都知道的,孙儿不会如此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