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零章 游子归乡-第2/3页



    这份名单当中,大致可以分为三派:皇帝派,太子派,观王派。

    其中杨广的人,有王士隆、裴虔通、陈孝意。

    太子派有裴熙载,史怀义。

    观王派的杨恭仁和燕宝寿,其中燕宝寿也算半个杨铭的人。

    就剩下宇文儒童孤零零一个人,其实也算皇帝派。

    这三派,都是皇帝可以绝对放心的人,说到底这套班底,都操控在老杨家自己人手里。

    所以这份名单上呈给杨广之后,杨广一字未改,于翌日朝会,当众宣布了任命。

    御史台陈孝意这个人,杨铭是非常喜欢的,此人对皇帝忠心耿耿,而且也是一个敢谏的直臣,但是没有魏征那么满嘴跑火车。

    杨铭认为,陈孝意的才华完全在魏征之上,只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他在隋末时期担任雁门郡郡丞,明知大隋气数已尽,仍是尽忠职守,与刘武周死磕,后来被杀。

    这样的忠臣谁不喜欢?

    陈孝意早就看出,太子对待自己不同于别人,有示好之意,所以当他听到自己的任命时,心知肚明是太子举荐他的,于是下意识的看向杨铭。

    而杨铭这时候也朝他看来,眼神鼓励的点了点头。

    杨恭仁即将卸任吏部尚书,这个位置顶尖重要,杨广一时间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于是让太常卿兼门下省纳言牛弘,兼任吏部尚书。

    身兼三职,牛弘的权力已经直逼苏威、裴矩了。

    也就是今天的朝会上,高熲请辞了。

    杨广当时的表情非常错愕,半天回不过神来。

    高熲请辞,自然一帮子大佬挽留,但大多都是场面事,真心希望高熲留下的,恐怕就杨铭一个人。

    “臣老朽不堪厘务,患疾不能任事,有负陛下所托,请辞官归乡。”

    杨广只觉心中恍然,尤记得少年时期被高熲训斥的场景,这个人,是他们家的功臣,虽然杨广一直以来都不喜欢他,但不能否认,杨广对高熲是真心实意敬重的,与杨素的虚与委蛇不同。

    半晌后,杨广少见的真情流露,叹息道:

    “朕记得少时圣后曾讲述一则趣事,言独孤公家中有一柳树,百尺之高,亭亭若盖,乡中皆言,此宅必出贵人,如今再看,此言不虚,我大隋得独孤公,如周得太公,齐得管仲,朕虽有心挽留,亦不忍夺颐养天年之乐。”

    站在殿内的高熲老泪纵横。

    脚下的这块地方,他站了近三十年,走过了无数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如今终得一身解脱。

    “儿臣奏请,恢复独孤公爵位,以示陛下恩遇,”杨铭直接跪地道。

    杨广这次没有一点犹豫:

    “独孤公开国之功,理当如此,即日起,重复齐国公,百年之后,准其子承袭爵位,加配享高祖皇帝庙庭。”

    等于是配享太庙了,牌位会供奉在杨坚的庙庭当中,享皇家祭祀,还给了高盛道世袭的资格,这真是杨广罕见的大发善心了。

    高熲一愣,抬头看向杨广。

    杨广朝他点头道:“独孤公受得的。”

    这也许是高熲唯一一次,真心感谢杨广,也是杨广对高熲唯一一次真情流露。

    朝会散去之后,所有人都围绕着高熲,说一些离别的话,毕竟这里面很多人跟高熲共事了半辈子,交情还是很深的。

    有些年轻一辈的,直接将高熲当成了偶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