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章 美中不足-第2/3页



所以他对高玥具体长什么样子,一点兴趣都没有。

负责盯着杨煜的卫士带回来消息,说是杨煜已经带人返回大兴,目前住在南城的一家客栈,购置了不少疗伤药,看样子是要在大兴养伤。

养好伤之后他们会不会离开?只能静观其变了,杨铭让人继续盯着杨煜他们,并且专门留下三十名卫士守在晋阳楼,专职保护高玥。

两天后,杨茵绛来了,但不是因为她想见杨铭,而是帮着带话的,有人想见杨铭。

老熟人杨约。

很奇怪,自从春游一别,杨约并没有主动约见过杨铭,上次见面还是帮史万岁求情的时候,今天怎么好好想见他了?

杨约这次是邀请杨铭到杨府一聚,说什么近来因政务拖累,以至于无暇分身,不能像春游时常与君秉烛长谈,甚为遗憾,今日于府中设宴,翘首盼君,聊慰相思之情。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也就是杨约,才能说出这么虚头巴脑又让人肉麻的话。

这句话如果出自女子口中,倒也有些风情,换成杨约,直让人起鸡皮疙瘩。

本来在春游的时候,他们俩因同一目的,成为临时的战略合作伙伴,但事后大家各回各家,各干各事,几乎没有往来。

所以杨铭心里清楚,这老小子要是没什么事,是绝对不会邀他见面的。

还尼玛相思之情,相思个毛啊相思。

当晚,杨铭与杨茵绛一同来到杨府。

杨铭是郡王,按规矩,杨府的人是要出门来迎的,当然,杨素可迎可不迎,人家是开国公。

但杨约不行。

所以马车刚到王府,杨铭就看到杨约嘻嘻哈哈的跑下台阶,来到马车前,亲自将杨铭扶下马车,

“多日未见,殿下风采依旧。”

杨铭笑道:“杨少卿意气风发,更胜从前啊。”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大笑。

入府后,杨铭被请至内苑的一处雅厅。

厅内的布置极为奢华,不夸张的说,比他们王府都强,周围服侍的女婢各个姿色不俗,显然是经过精挑细选。

一应家具,皆为上等木料,博古架上摆放的那些玩意,只看外观便知价格不菲。

小杨家是真有钱啊。

不知道架子上那些玩意,有多少是老爹送给杨约他们哥俩的?

落座后,杨约拍了拍手掌,门外立时便有一队乐伎走了进来。

她们容貌俱佳,各执乐器,有箜篌konghou,类似于竖琴,有琵琶,篪、笙、筝、琴,这些都是伴奏乐器,中间身材超辣的红衣女,应是歌姬加舞姬,也就是连唱带跳。

杨约介绍道:“这几名女伎皆为南方人士,是我高价从江南购得,擅吴声,所谓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晋王对吴声颇为痴迷,小殿下应该也喜欢吧?”

喜欢谈不上,主要实在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偶尔也会瞧瞧,某音上这类娱乐项目,老百姓免费就能看,而且比这个穿的更少。

你这才露个腰,有什么看头?

“还行,”杨铭点了点头。

杨茵绛在一旁笑道:“晋王府的吴声乐团当为最正宗,有机会了你带我赏一赏。”

“一定,”杨铭笑道。

接下来,杨约这老小子不谈正事,反倒一本正经的欣赏起歌舞来了。

其实无论吴声还是西曲,都是清商乐的一种。

隋灭陈之后,从旧陈宫廷获宋、齐旧乐,杨坚听了之后,称其为:华夏正声,并将其置于清商署,由乐工整理完善。

杨坚对清商乐非常重视,在《七部乐中只列在国伎之后。

《七部乐,也称“七部伎”,是大隋宫廷所用七部音乐,排名有先后,分别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

其中排在第一的国伎,也就是国乐,传自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是一种西凉音乐,历史上只有北魏和隋朝奉其为国乐。

杨铭对歌舞的兴趣,完全取决于表演者是谁,毫无疑问,下方的红衣舞姬身材样貌都属上等,非常性感,但如果换成陈淑仪或是杨茵绛换上这身露腰衣服,杨铭才会目不转睛。

现在嘛,当然是心不在焉,盘算着杨约这老小子在什么地方给自己下套呢。

一曲舞毕,杨铭跟着杨约杨茵绛一起鼓掌。

杨约意犹未尽道:“果然绝妙,不枉我花费重金,可惜,歌舞俱佳,唯独琴声不尽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