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一章 终将改变-第2/2页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也不等其他随行大臣们有什么反应,一边想着一边继续说道:

    “此外,海军都督府之前奏请,将辽东水师、天津水师、登莱水师全部纳入海军直接指挥之下,此举很好,朕也早已批准!只是这么做,今日看来仍旧不够!

    “以朕之见,辽东、天津、登莱三支水师,今后仍可分驻觉华岛、大沽口与登州港三地,不过其编制体制,却需军机处和海军都督府更进一步用力整合!

    “三支水师之各水师营头及其所部舟师官弁,并海战、输送、补给等各类兵船,若无必要,则可保持不变!

    “然而各个水师营头之,却须统一编配海军官将,务令水师全军之编制体制、军法号令严格如一!唯有如此,到得大用之时,军机处与海军都督府方能如臂使指!

    “至于三地水师营之所设之官制军职如何,是采旧有之水师之名更好,还是新设为一支舰队更好,甚而至于新设之舰队其全员官弁几何、炮舰几何,各类海战、输送、补给船舶几何,等等,诸如此类事务,海军都督府要尽快递呈条陈,‘交’军机处议定报朕!”

    这一次,崇祯皇帝亲眼看到了海试归来的第一艘大福级战船定海号之后,心里踏实了许多。

    当然,类似这样三层甲板的荷兰夹板炮舰,在泰西诸国的海军舰队之,只能算是普普通通,并不是最先进的类型,不过对于如今的大明朝来说,有个十艘八艘这样的战船,对付眼前的敌人却是足够了。

    心大定之下,崇祯皇帝心情不错,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带着陪同的大臣们,在这个简陋的造船厂里,暂时驻扎了下来。

    在这期间,崇祯皇帝还听取了监事内臣的报告,接见了范德烈、托马斯-德莱福尔等有功的荷兰红‘毛’夷人,以及黄斌卿、黄仲荣和船厂坚陈氏三兄弟,以天子之尊亲自对他们勉励了一番。

    崇祯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崇祯皇帝还带着一行众人浩浩‘荡’‘荡’地去了趟大沽口,站在永乐年间修筑起来的大沽口炮台之,眺望大海良久。

    如果历史不能改变,那么二百多年以后,大沽口外这处平静的海面,将会成为华夏民族苦难与耻辱的一个重要源头。

    一个接着一个外敌的炮舰,将从这里驶入大沽口,登陆京畿之地,甚至占领北京城。

    这样的下场必须改变,而这一世也终将改变。

    如今的大沽口炮台,自是海军都督府和直隶总督府的重之重,不仅永乐年间建造的炮台得到了水泥‘混’凝土的加固,而且炮台那些陈旧的大将军炮,也全都换成了清一‘色’的新式大炮。

    累计一百二十‘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一百六十‘门’崇祯一式后装子母滑膛炮,将大沽口以及大沽口南北沿海沿河所有适宜舰船停泊与登陆的地区,封锁得密不透风。

    海军都督府这种严防死守而非主动出击的战略思路,是大明朝面对海洋之时的一贯思路。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即使想要改变,也不会是短期能见效的事情。

    不过,‘欲’攻先守的做法本身也没有什么大错。

    崇祯皇帝在大沽口期间,倒是没有挑出什么大的‘毛’病,除了接见勉励了一番黄龙麾下守备以的将校官佐之外,未作过多停留。

    崇祯四年二月三十日一早,崇祯皇帝的车驾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大沽口船厂,当日在天津城内略作停留补充,即脱离了天津通往通州的水泥路官道,转而往北,朝着遵化东南部的白冶城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