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三章 简洁明了-第2/2页





    类似熊灿、杨嗣昌这样的督抚大员,是这么被坑死被玩儿死的。

    不过这一次,最善于玩‘弄’这种把戏的罗汝才玩火**,第一次玩儿脱了,栽在了这个面。

    且说孙承宗与南居益领了圣旨,虽然心有所不解,不过他们却也从这个安排之,看出了崇祯皇帝的小心谨慎。

    对他们来说,皇帝他们还谨慎,这当然是好事。

    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皇帝小心谨慎一点总归没有错。

    崇祯四年二月十八日午,崇祯皇帝小心谨慎地处理了来西北奏报的各个事项。

    除了在对罗汝才及其曹营部将们的处置,崇祯皇帝没有完全采纳李邦华等人的建议之外,其他的各个事项,他都听从了李邦华等西北疆臣的奏请,接受了孙承宗、南居益两人的意见,基本定下了崇祯四年的西北剿匪战略:

    第一,速令武备院按照李邦华的奏请筹措调集火‘药’弹丸尽快转运补给西北各路官军;

    第二,西北各路官军弹‘药’补给完成之后,即由军机大臣东胜侯李邦华统一调度指挥,尽快向西北流贼发动全面攻势,伺机夺回河州与兰州;

    第三,西北流贼若能地歼灭则地歼灭,若不能全歼,则迫使西北流贼各部继续渡河进入河西地区,勿使任何一股流贼漏东窜。

    二月旬,崇祯皇帝领着孙承宗、南居益等朝重臣,从大略,安排好了崇祯四年的西北事务,剩下来的,是兵部指挥武备院调配作战物资,以及由李邦华、袁崇焕、洪承畴等人具体部署作战任务了。

    至于前线的那些具体作战安排,如近卫军和陕西、甘肃、宁夏等各路官军,他们如何统一编配调度等问题,崇祯皇帝管不了,也不想管。

    与此同时,他也不让军机处和兵部的大臣和官员们随便‘插’手去指挥。

    如今西北的形势正在稳步好转,他可不想因为哪个人的一着不慎,再让好不容易给驱赶压迫到了西北边地的流寇们,再次突破了官军的围追堵截与封锁线,重新窜回到内地来。

    眼看着最后临‘门’一脚了,若是真的让高迎祥或者张献忠杀个回马枪跑了回来,那可全部前功尽弃了。

    且说崇祯皇帝在接到了近卫军第四镇拿下了临洮的喜讯之后,快速地处理了李邦华等人报送过来的各个急难事项,眼见着西北的形势,正在按照自己当初定下的战略向前演进,心感到十分欣慰。

    不过,更让他感到无欣慰甚至是欣喜的是,在他刚刚处理完西北的捷报,在朝廷派往西北传旨的使者刚刚离开京师的时候,位于天津城的海军都督府,也送来了一封捷报。

    这一封捷报,由海军都督府左都督张可大签发,并由直隶总督府兼海军都督府左护军梁廷栋,以及天津知府兼天津兵备道沈廷扬联署。

    除去各种礼节‘性’的、规制化的颂圣之语以外,这几个人联名呈递的奏报,其核心的内容十分简洁明了:

    “今海军都督府奉命督造、天津大沽造船厂奉命仿制之尼德兰夹板战船,已于二月二十日未时海试归来,历时百日,顺利返港。臣等测其质地坚固、‘性’能优良,之购自尼德兰人之加利恩号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臣等以为可予批准入役。敢请陛下为之赐名定号、明确归属!”

    天津船厂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照着当初‘花’费高昂代价从巴达维亚荷兰东印度公司手里购买的加利恩号,按照一一的例仿造的新式夹板战船,终于‘弄’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