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3 第二百六十五章 士族、明王、皇后娘!



【这太子,不做也罢!】【】

“此物具体作价几何!”王侍郎追问道。

之前大明王廷已经把纸张的价格压了下来,现如今全大唐都是那种十文一刀的廉价纸张。

若是他们再把印刷的成本给压下来,那他们士族就真的伤筋动骨了。

刚刚他们算了一下,这样一个所谓的笔记本,大概需要两刀纸,不算印刷也不算做工的成本,至少得作价二十文起。

如果算上印刷和做工再加上那个什么炭笔,那就得翻两个跟头再往上了。

低于这个价格,就说明大明王廷真的有可能掌握了最新的印刷技术,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打击。

“外臣已经说过了,此乃大明王廷进献于大唐的贺礼,总计一千本,无价。”王德全笑意盈盈地说道。

他说的无价,是真的没有价钱而不是此物当真无价。

很显然,众人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问题倒不是出在这三字经上。

三字经倒也还好,的确有教化之功,可学问不单单只有三字经啊,一本千余字的三字经不过是启蒙罢了。

他们担忧的还是大明王廷的技术。

不得不说,今儿王德全拿出的这些东西,都代表了大明王廷工艺的极致,可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他们担心。

大明王廷仿佛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

最让他们无奈的是,这个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

其他的都还好,不过是奇技淫巧罢了,最多也就是能赚赚钱,可这大明王廷要是真的掌握了更加先进的印刷技术,那他们的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不过王德全不说,他们也没办法。

李二看到他们的反应,当下更是笑了起来。

好事儿啊,于他而言,这的确是好事儿。

士族这些年越来越庞大,他正愁没办法遏制他们。

这些年虽然开了恩科,

但恩科取士反响平平,说到底,读书的机会几乎都被那些士族所垄断。

他又何尝不知道长此以往下去,对于大唐有百害而无一利。

可他能怎么着呢?至少暂且他没更好的办法。

不过李承乾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给了他惊喜,不管是之前的纸张,还是如今的三字经,那都是无形中在和士族争夺机会,至于说大明王廷能改进印刷的技术,他倒是不看好。

千百年来,如今的印刷技术已经是最为先进的了,至少在他看来,已经改无可改。

“此物不错。”李二很是满意地笑道,“却有教化之功,当是有心了。”

房玄龄也笑道:“确实如此。”

王德全笑了笑,他们还没意识到这笔记本真正的用途,当即便说道:“这笔记本,并非书籍,而是方便我们随取随用的。

说起来,发明这东西的人,诸位应该也认识,正是明王殿下身边的高纯行。”

“他发明的?”高士廉一愣,你别逗我,咱家那儿子什么人,老夫可是知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太子,不做也罢!】【】

王德全点了点头,说道:“因为高纯行长期跟在明王殿下左右,需要负责记录很多的东西,但经常出门在外,没纸又没笔,为此,遗漏了很多事物。

时间长了,他便自己裁纸,找了绣娘用针线将其缝制在了一起,

又见明王殿下常用炭笔进行快速的书写,这便有了笔记本的初貌。

又有一日,明王见状,问之,闻言大赞,曰:实践方得真知者,非纯行也。

故此,明王殿下命工坊连夜出方案,这才有了今日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初衷,便是方便我们随取随用,至于三字经为何在其首页,乃是明王殿下希望吾等牢记为人、为商、为将、为官的初心,这初心便是人之初、性本善。”

“此言大善!”魏征捋着胡须说道。

众人也是纷纷点头,可他们对于刚刚王德全说的这笔记本何用,却是没有过多的在意。

在他们这些老学究看来,顶天大的用,也比不过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当然,高士廉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毕竟是他儿子最先发明出来的,确实值得他高兴几分。

王德全很是无奈,他很想告诉大家,这他妈就是一个本子,你们别想太多。

可没人听啊!

得,这调起高了也不好,大家都在高调上不下来了。

“赐座。”李二很是满意大明王廷的礼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