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利益链上虫蚁多



【这太子,不做也罢!】【】

“为何?”魏征笑了,笑得有些恓惶,“你们只看到了大明王廷一战而惊天下!谁又去想过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在日月山腹地,有一片很大的棚子,名曰食堂。

整个大明王廷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在食堂用餐,你们可知就算是已经发黄的陈粮,他们也不敢浪费一粒!

哪怕是你们口中不识礼法的明王殿下,也是食那陈粮充饥!

不是说陈粮不能吃,而是大明王廷只有陈粮可食……

而在大明王廷,除了学堂中的那些孩子以外,纵使只剩下一只手!谁又不是三更眠五更起?不就是想活出一个人样么?

对了,在大明王廷有一山,名曰勇山。

山不高,但碑文林立,而每一座碑文之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明王曾说,是他们夯实了大明王廷的根基!

你们没见过,没见过大明王廷有多穷,他们什么都缺!

缺粮食、缺工具、缺技术,就是连最基本的种粮他们都没有!

他们能一路走到今天,老夫当以奇迹二字称之!

你们只看到明王和亲乱了你们心中的礼法,却看不到一个少年人为了养活自己的子民而将自己当做了筹码!”

说到这里,魏征老泪纵横,“谁能想到,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人,为了将自己快点卖出去,卖一个好价钱,竟跟老夫这个黄土埋了半截的老家伙说,他想女人了!

从始至终,殿下都没问过我那女子姓甚名谁,年方几何,是否德才兼备……没有,殿下没问过,他只是催促老臣快一些!

看看吧,看看殿下要的嫁妆是什么!看看吧,看看你们心中那个不合礼法的殿下,究竟在做什么!”

说着,魏征从怀中将李承乾整理好的清单砸到了王侍郎的胸前,众人顿时无言。

魏征的话,算不得震撼人心,但却让他们五味杂陈。

李二也是一脸的老泪纵横,良久不语。

“高明长大了!”这是沉默了许久的李二,最终得出的结论。

而其他人反应过来后,则是蜂拥而至,从王侍郎手里拿走了李承乾准备好的清单。

只留王侍郎一个人在那风中凌乱。

这是怎么了?他想不明白……

至于其他人看到清单上的东西,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确实,清单上密密麻麻,却没有一样是为了满足某一个人私欲的物件。

这让众人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反对么?

站在礼法的角度上来讲,确实应该反对。

可为什么,这反对的话就是说不出口呢?

萧瑀一脸的茫然,他性格最是清正严苛,按理说,这种事他就应该站出来振臂一呼才是,可他迈不出那一步。

“天佑大唐,太子殿下如此宽厚仁慈,定是大唐之福!”

恰在这时,卢正卿站出来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太子,不做也罢!】【】

这倒是让众人有些意外,当初在太极殿上,就是他第一个向李承乾发难的。

不过,他这话也正是众人之所以久久没有开口的原因。

他们需要一个如此宽厚仁慈的太子!

未来的朝堂,就算他们不在了,他们的子嗣也还在。

王侍郎愣住了,什么情况?

卢正卿怎么跳了出来?

他们五姓七望可是一体的。

而不等他开口,房玄龄也站出来说道:“既然是两国邦交,自无不可,只是和亲终归是大事,大明王廷理应派出使节出使大唐才对。”

对于李承乾的所作所为,房玄龄还是认可的。

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个好现象,所以他当即就站了出来,算是给和亲之事定了调子。

而且,对大唐来说,这其实不亏。

李承乾终究是要成婚的,这是必然的,只不过换了个方式而已。

再说了,李承乾本就是大唐太子,就算东西都给了他,那又如何?不过是左手给右手罢了。

将来殿下还朝,大唐还平白多了一块领土。

如此来说,对大唐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损失。

“明王殿下有亲笔书信让老臣代为转呈陛下,殿下说,大明王廷建立之初,实在没有充足的人手出使大唐,还请陛下见谅。”说着,魏征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李承乾的亲笔书信。

李二让人接过书信,很是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得出来,李二是真的动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