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财富1994-第2/2页





    相对而言,“借壳上市”的操作倒是确实引起了不小心的关注。不少人事后一了解才发现,其实这样的操作在国外早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之久。

    宜家上市顺风顺水,而江澈,暂时并没有选择改掉爱使股份这个名字。

    至傻爱国离开盛海,爱使股份进入平稳态势时止,哪怕已经提前分散了股份,江澈摆在明面上的个人财富,也已经达到1.5个亿,实际身家倍于此,实际可调用资金,不止两倍于此。

    这个数字乍看起来不算多,但是1994年,在港城《资本家》杂志当年刊出的福布斯首届中国内地亿万富豪榜上,扮演吊车尾角色的宗庆厚,被认定个人财富也就是两个亿而已。

    尽管制作这个榜单的福布斯相关工作人员据说连来都没有来过内地;

    尽管这份榜单后来传到国内,被笑掉大牙,斥作还不如街头巷尾市民口传的无稽之谈;

    尽管大批譬如这两年卖保健品的,搞矿业,玩火车和玩船的富豪都被福布斯忽略了;

    尽管江澈比谁都清楚,在1994年这样一个年代,当一份榜单上的所有上榜人员都是民营企业家,它是多么的可笑,也知道全国实际可以碾压上榜企业家的人物,其实不论资产还是数量,都数倍于上榜单人物;

    它依然意味着,在回归这个浪潮时代的两年又七个月后,江澈,终于真正拥有了进入资本博弈场,分割大时代蛋糕的资格。

    在这样一个时候。

    江澈首先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尽量以宜家这个企业作为形象重点,逐步冷却个人影响。

    他把这件事交给了一个合伙人去做,并提供一切需要用到的资源和关系,这个合伙人的名字,叫做王蔚——那家伙太擅长这个了。

    第二件事,他规划了宜家后续发展中的第一个细节:

    【从此,但凡宜家开设分店,所有门店和仓库,都只买不租。】

    褚涟漪问他为什么。

    郑忻峰说那还有为什么,因为终于阔了,资金太多没处花呗。

    江澈的回答:

    “郑总说的也算对,我要把钱花出去……而这是一个跑马圈地,机不可失的年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