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茶寮六月-第2/3页





    “来,冬儿,老师抱你回去,咱们路上慢慢说。”

    江澈俯身,伸出双手。

    曲冬儿拧一下身子,两条小胳膊一甩,躲开了。

    她走前面,江澈就在后头跟着。

    “老师会打电话回来,还会写信啊。”

    “一年至少回来两次。是至少。”

    “那等冬儿以后长大了,考了清华,读大学,也一样要走的啊。”

    江澈跟着小心翼翼喊了一路,她都不说话。

    第二天,江澈早起锻炼回来,发现曲冬儿带着豆倌、哞娃等几个孩子正站在房门口等他。

    孩子们一个个都挽着裤腿,光脚,腰上绑着小鱼篓。

    他们等到江澈走近,一个接一个上前,默默把一只又一只小鱼篓放在他脚边,然后站直,仰头看着他。

    每一双眼睛都是闪亮的,每一个表情都是委屈却又倔强的,大概他们商量好了都不许哭。

    江澈脚边的鱼篓沙沙在响,里头有山上的山溪里抓来的小鱼和螃蟹,还在爬,还在蹦。

    孩子们在留他,那么聪明的曲冬儿终于也犯了一回傻,因为曾经,江澈刚到茶寮的那天,他们就是送给的新老师小鱼和螃蟹……

    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回,他们把江老师留住了。

    …………

    六月的茶寮,隔岸老村,江澈站在曾经的校门口,从高处往下看,南关江江水依然如缎,如练,只是不同以往,多了许多来往的船只点缀。

    一艘游轮靠了岸,下来大批的游客。

    杏花婶的二女儿手举着一面旗子,晃了晃,说:

    “大家刚刚欣赏了我们美丽而壮阔的南关江,穿行百里峭壁,现在看到的,就是咱们的茶寮新村了。”

    “然后,大家请先看一眼江对岸……”

    “对,抬头,半山腰,那里就是咱们的茶寮老村了,一会儿新村参观完毕,我们就要徒步登山,去见证茶寮的昨天。大家鞋子都换好了吗?”

    “那就好。看完新村和老村,做个对比,我想大家就能体会到我作为一个茶寮人的自豪了。”

    “嗯,有山珍、有野味,还有杏花婶……我的娘,哈哈。大家一会儿就可以吃到我娘亲手做的辣条了。”

    “猪刚鬣啊?嗯,真的很大,一眼就能辨认,一会儿我们就去找它。不过大家不要抱太大的期待哦,因为真的很难得,很难得,据说只有最幸运的人,才能看到野猪王……”

    “另外,如果真的见到了,请大家注意,不能随便喂食,也不能对着它拍照……为什么?因为它是王啊,很高傲的,哈。”

    这是今天来的第三船游客了。

    江澈身后的茶寮老村大部分保留着泥石流后的原状,但也挑了包括原村小、杏花婶家、村长家等在内的几栋房子,用土法照原样修复,经营着农家乐和民宿。

    “佑村老祠堂”是最高级的民宿,如同寺院开了几间禅房一样,也让住,但是很贵,因为它的幸运属性简直太高了。

    传说中,茶寮的祖宗们在那个泥石流的夜晚,庇护了全村的人。

    “看到猪刚鬣了,我看到野猪王了。”一名早先上山的游客从河湾跑上来,甩着手上的水珠,一路兴奋地喊着。

    立即有人接上去说:“我也看见了啊,今天好多人都看见了。那家伙,真大啊,站那瞧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一点都不怕,果然是野猪王。”

    “看来我们今天来这批人都是有大福气的。”游客们议论纷纷。

    其实吧,猪刚鬣那家伙现在已经彻底“堕落”了,有吃有喝,有后宫有娃,它根本就不愿意离开那片山,而且,渐渐不怕人也不伤人了……

    游客只要不是衰到家,一般都能看到一两眼。

    为什么野猪王不能拍照?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要保持神秘感;原因之二,江澈记得它是厌恶闪光灯的。

    关于猪刚鬣也有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是从外头传回茶寮的,也不知是哪个爱编故事的游客回去后随口瞎编而成。

    传说中,泥石流的那一夜,是野猪王直接下山,冲进村子,撞了每一户人家的门,村民们才醒过来,跑到老祠堂,避过了劫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