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姐见过的个个都是先知-第2/3页





    又比如,今天来个腾云的智库砖家,也能轻松说出“现在流量这么贵、所以移动娱乐只有看看电子书。将来移动上了3G、IFI进一步普及,就会有音乐、回合制手游渐渐兴起。到了4G,还有即时手游和直播。直播也会先火化妆间里的女人跳舞唱歌脱衣服和男人打游戏这两种大类,然后随着移动流量下降开始向户外和街拍直播转变……”

    信息时代,牛人都能知道趋势。

    要是某个弱智重生者从2017年回到2007年,然后自信地觉得“我知道阿狸和腾云的智库都不知道的、未来十年哪些业务能火起来”。

    那这种傻逼还是快点儿重新自杀读档一次、争取再往前重生20年比较靠谱——信息时代不适合他们,就是重生一万遍,也是男的代代为奴,女的世世为*。

    牛人不知道的,只是这个趋势背后的成本风口时间节点。

    所以,如果模拟信号的单位数据传输成本下降得不够快,就会出现小灵通这种东西。

    如果数字信号的单位数据传输成本下降得不够快,也会出现IFI。

    而如果下降得够快,说不定世界就直接跳到没有IFI的5G世界了。

    牛人们不能预见的,只是这些“意外波折”的出现时间、以及所能存续的长短罢了。

    如果透平的成本下降得够快、小型压缩机的卡诺循环效率也能够高,说不定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中央空调”这种波折了,大家直接用小型空调就行。

    同理,如果当年电动机的成本下降得不够快,那么百年前那些脑洞“可以共享带动家中多数电器的中央电动机”的米国电器公司,也不会蓦然倒闭。

    ……

    阿狸的半年,让田海茉看透了“不附带期限的先知不足崇拜”。

    即使今时今日,拿一个她看过的小白重生文主角摆在她面前,明摆着告诉她这人是重生的。田海茉也不会像里的女生那样立刻纳头便拜,更不可能恨不得做对方的女人。

    因为这些人已经不配她崇拜了。

    在她眼中,那些人最多也就她在阿狸认识的那些牛逼专家差不多的能耐和人生成就。

    “比如,卫总刚来的时候,马总就和他说过‘别担心B2B的电商做不起来’,因为‘等到企业界有好几成的中层以上管理者都由80后组成的时候,B2B的电商肯定会迎来大爆发,眼下80后们只是还在用互联网打游戏而已’。

    只是,马总也不知道,哪个时间点中国的产业界才能做到‘中层以上管理层大部分由80后组成’。”

    “又比如,是个人都知道,‘以个人关键基因测序为核心的个性化癌症防治’会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口,但专家们只是不知道这个成本下降到患者可接受的过程,需要多久的时间——

    20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刚刚提出没多久时,完成这样一个测序可能要30亿美元的成本。90年代时降到一两亿,现在又降低到了千万美元级。有人说,再过五年,就可以降低到几百万级,十年后的2017年,可能是30~50万美元。那时候,超级富豪们已经有钱用这种个人基因筛查来定制癌症药物了。

    所以预言未来的大方向一点都不难,只要盯住某项技术的成本下降趋势曲线就行,难的只是时间点踩得准不准。早一年,可能就是死在城墙下的尸骨。晚一年,可能就是看着别人先登立功、封侯拜相,自己跟在后面白跑赚点辛苦费。”

    田海茉说了这么多,按说冯见雄应该提前打断她的,因为很多例子道理上是雷同的。

    不过冯见雄却耐心地听完了。

    因为他发现田海茉的话对他自己也是很有“无则加勉”的敲打效果的,可以防止他因为靠先知连续指点江山谈笑风生成功,而过于膨胀。

    真是没想到,田海茉已经成长得有资格平等做他的良师益友了,而不再仅仅是崇拜他。

    冯见雄在内心感慨了一会儿,深深吸了一口气,夺回话题的主动权:“说了那么多,你是想证明,‘你也可以预测到电商这个领域,未来哪些创业方向有机会火’咯?那么,说说你的结论呗——如果你自己创业,你想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