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阿尔法狗也只是只狗-第2/4页





    毕竟,站在商业的角度冷静分析,“从来不玩博客但是后来来玩微博”的这一部分新增用户,主要是追星族。

    冯见雄眼下能有40多万粉,加上冯见雄平素发表的言论也都是以偏学术为主,可见他已经渐渐从一个校园名人、地区名人,渐渐演化成了“学术名人”,至少也相当于后世的脱口秀名嘴了。

    三个妹子又看了一会儿冯见雄博客上近期的文章、细节,发现其粉丝的质量也着实不错,评论中的好评率非常高,无数女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崇拜之情。一看这种粉丝量就不像是因为冷冰冰的官方推荐位带来的,而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发酵的结果。

    接受了这个设定之后,妹子们无不莫名感慨。

    大家同是小辩论队的伙伴,同样的努力,怎么际遇差距竟会如此之大。

    “莫非有一天,连我都要改用崇拜这种情绪,来面对自己的好朋友么?这也太坑了。只有妮可受得了这种心态吧。”虞美琴在内心自我吐槽了一句。

    相比之下,南筱袅感慨的问题就要实用得多:“不过是省台和央视密集播出了两天,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全国每天被电视媒体这样集中、焦点报道的人,起码也有几十个呢,别人为什么没红得这么快?”

    还是社会阅历最深的田海茉,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不清楚,不过从数据来看,这两天小雄的百度指数有突然蹿升,很多话题贴感觉也是炒热的。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推手?我不是搞传媒的,不太懂这些。到时候问问小雄本人不就知道了么,我们费这个新瞎猜干嘛。”

    ……

    田海茉并不知道,她的阅历和猜测,其实非常准确。

    同一时刻,回到出租房、调试好电话会议设备的冯见雄,正在准备跟阿狸巴巴的马总谈笑风生。

    却在等待的过程中,不经意听到女友兼助手史妮可,告诉他了一件意料之外的真相。

    “什么?你花钱请了炒手水军?在贴吧、博客、天涯都写软文,评论我这两天的事迹?谁让你这么干的?”

    按说,哪怕上一次社会热点话题,被官方电视媒体广泛报道——比如,哪怕就是今年的“金陵彭羽案”的主角,成为全国拷问人性的负能量焦点——那也是不可能一次性涨几十万博客粉丝的。

    如今的粉丝量还是很值钱的。

    一般人这样被高密度宣传,哪怕激起社会话题,涨十万粉就算运营得好了。

    冯见雄自己,其实刚才偶然登陆博客看了一眼,发现这次竟然一次性涨了将近30万,连带着自己最近被百度搜索的指数也有点高得不正常,他自个儿都觉得奇怪。

    谁知真相竟然是史妮可背着他偷偷花钱请了人大量写软文炒起来的话题度。这才把这两天的电视节目热度给充分利用起来,激发了传媒的乘数效应。

    “人家看你难得上省台、上央视,不想你出名的机会被浪费了嘛。”史妮可一边作着电话会议的准备工作,一边温柔小心地给冯见雄解释。

    本来,她还是想着给冯见雄一个惊喜的,没想到冯见雄并不是非常领情,这让一心希望男朋友好的史妮可有些小失落。

    跟着冯见雄做“l干妈”驰名商标运作案之后,在日常布局、左右互搏打官司的过程中,史妮可也注意到了品牌社会舆论和口碑的重要性。几个月历练下来,这才有了花钱帮冯见雄加速积累名声的想法。

    她琢磨着冯见雄的言语,开始还以为男友这是心疼钱,便温言解释:“其实也没花多少钱啦,总共加起来也就几万块。嗯,三万块也不到的,每个站找有影响力的段子手写软文炒作,预算都控制在几千块。这点小钱,我拿自己的分成就出了,不会私自挪用的。

    但是你的博客涨到这么多之后,咱后面很多接案子时候的影响力都不一样了。哪怕就是给比人写个软文,每篇开价都能高那么一两万块,很快就回本了。”

    跟了冯见雄一年,史妮可的谈判能力如今已经被锻炼出来不少,也颇知如何洞悉人心——至少洞悉其他卖嘴皮子的人的人心,已经没啥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