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著作等身-第2/3页





    甚至,后来的音乐选秀综艺,从超级女声模式向华夏好声音模式转化。或者是娱乐综艺向跑男之类的模式转化。究其本源,都是因为普通观众看腻了被精致妆点之后的明星,想看看他们生活中没被包装时的本来面目。

    想看看大腕们生活还没有“像拍了一出戏、有超多导演跟编剧、只说了台词一句、而他们配了八百个语气……”时的本源。

    虽然,其实华夏好声音和跑男,也依然是有编剧的。

    只是人家演得比较像,看起来没有编剧,普通大众识破不了。

    而微博的状态,最初也是这样,本真,就容易火,越装越扑街。

    冯见雄说得很细致,马和纱大致听懂了该怎么做。

    马和纱想了想,确认道:“那我以后开学了,每天分享点儿课后日常练琴的照片,稍微感慨几个字,叫叫苦,行么?有工作的时候,就偷拍点剧组做准备工作时的场景分享一下?要不就转载一些你发的长篇博文,推荐给大家?”

    微博并不能发表长篇的文字内容,但是转载一个传送门还是可以的。所以如果冯见雄有长篇的热点文章,马和纱在自己的微博上开个链接引流,还是可以吸引到一些读者。

    “都行,基本上就是这个路数。微博现在刚出现,你运作得好,完全可以上官方的热点,那就是免费的广告资源了。”冯见雄对此不置可否。

    “那你最近有没有什么好文呢?我看你的博客也好久没更新了。”马和纱期待地说,不过显然也是有最好、没有也不会缠着冯见雄写。

    冯见雄站起身,点了一支雪茄,想了想。

    “前阵子太忙,没更新。不过你一说,还真有不少心得,值得总结一下说不定将来我还打算出书呢。”冯见雄思忖着说。

    他提到的可以发文的内容,无疑是跟他最近与周天音,乃至手下的董杰、刘宇等人洗脑画饼、统一企业价值观时,说过的一些嘴炮有关。

    冯见雄对于很多产业界的发展大势,都是有很深的理解的,这些见解本来或许比较零散,只能以偶尔灵光一闪的金句姿态出现,但最近说得多了,也有些渐渐系统化成型的趋势。

    市面上学《马风语录》养活的成功学烂书写手都一大堆呢,他冯见雄明明有干货,又有口才,表述得好,凭什么不能刷这种著书立说的逼格?

    当然了,他还在念书的时候,因为身份的关系,这种事情做起来会吃力不讨好。哪怕你说得再对,只要顶着个在校生的头衔,人家肯定没看内容就先鄙视你一眼哪怕是一个有过两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头衔的在校生,那也是在校生。

    如今毕业了,硕士学位到手,他冯见雄的正式身份,就是一名业界的执业律师、兼“知名天使投资人”,他想出书指点江山,门槛就舒服很多了。

    这种事情做上几次,积累一些专著,以后在生意场上逼格和地位也能更高一些,说话更有分量。毕竟中国人还是很讲究立德立言的,卖嘴皮子的人,没有自己的专著,终究喉咙不响。

    而且,作为一个有后世阅历的人,他对于直接一步到位出实体书的执着,也并没有其他象牙塔里的学者那么强烈。

    因为冯见雄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那些原本在网上以博文连载的内容,最后整理添加、形成实体书,逼格并不会下降他说的可不是网络小说,而是严肃的科普或者学术讨论作品。

    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宋红兵的《货币战争》,不都是先在博客或者天涯连载,然后出实体书的么。但是到2010年代后,几乎没有人会给那些书打上“网文”这个low逼耻辱的印记。

    首先在网上以连载形式出现,并不等于“网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严肃作品,先在网络上出现。

    ……

    当天晚上,冯见雄就闭关进入了红袖添香夜写书的状态。

    他思前想后,决定给自己未来的著作起个名字:《互联十五年》。

    互联网从1994年诞生,到2009年,已经过去15年了。

    可是,要到冯见雄预言的“分享和免费文化的主流地位,被付费和私人订制文化取代”,估计还要15年。大约在2020~2024年之间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