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管你几级混沌-第2/3页





    “世界因为注意到了我的警告而做出防备、以至于没有如我一开始描述的方式毁灭”,这种事情,讲道理,不能怪我预测不准,对吧?)

    如果你重生回1944年,告诉元首艾森豪威尔要在诺曼底登陆,元首也信了,把隆美尔的主力都调到诺曼底——那就能吊打盟军了么?

    不一定,因为盟军看到元首没中计,说不定就延期进攻、加强准备、或者索性改变计划了。

    同样典型的“二级混沌系统”,还有金融界。因此那些指望重生后炒股牛逼的人,无疑都是弱智写手笔下的产物,谁都知道股票市场加入主角这个扰动变量之后,整个市场都是会跟着应变的。

    这也是为什么“人工智能金融交易分析机”这种东西只能是一个画饼的概念,后世2020年、冯见雄重生前那么多信了它的煞-笔都被坑了——金融分析的人工智能,是可以靠大数据喂养,并且优化算法。看起来和训练阿尔法狗下围棋没什么区别。

    但问题是,这种人工智能分析机,分析不出“自己这款产品或者同类产品被一共卖出去了多少台”这个最关键的变量——也就是相当于,即使给你一台“人工智能读心仪”去算计别人,相当于给了你一次线看清别人嘴脸、然后重生读档的机会。

    但是,重生者却不是唯一的。

    你想算计的那个人可能也买了重生仪,所以等你重生回去的时候,你以为你要对付的人还是你重生前那个世界的那个他的心态,殊不知他也重生了,而且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人与人斗的、规则变量不明朗的博弈,上升到“二级混沌系统”的,一切基于深度学习范畴架构的人工智能,都是无法驾驭的(包括卷积神经网络/蒙特卡洛树状结构,等等,都无解。)

    陈名刚才那番辩词的意思,大致就是:二级混沌系统属于“哪怕我做得再好,也不一定能赢,因为要看对手是不是都犯错了”,因此,二级系统的成功率很低,没有“必然”的成功手段可以概括。

    所以冯见雄说在这个领域“用人要疑”占主流,是对的。

    因为哪怕今天一个人客观条件和马风一样好,然后穿越回1999年,把马风的全部团队都挖来,重做一遍阿狸巴巴,他也不一定能成功。

    因为还有运气和他人的反应这些不可控的扰动变量。

    马风本人也多次说过:成功的经验没什么好学的,失败的教训才有价值。人只要学着不死,不要想着可以学成功。谁知道成功所需要的运气、天时地利,哪一瞬间才会降临到你头上?只有不死,才有机会多碰几次运气。

    人不能控制运气,只能控制自己碰运气的机会次数。公司的投资资金燃烧率低、画饼画得好的,无非多几次掷骰子的机会罢了。

    在这样的领域,因为有“无常天命”,不受人类转移,所以,只能“疑”,只能把钱和势转换为“掷骰子的次数”。

    可是,在“一级混沌系统”里,犯错后读档改掉,结果就是确然会变好的。

    一个搞科研的工程师,第一次程序没跑通是因为哪儿哪儿有几个BUG,如果给他重生一次,把那几句BUG代码改了,结果就成功了。

    这里面是在和客观事实作斗争,不是在和人作斗争。

    因此,没有“运气”的问题。只要做的“因”是对的,“果”就是对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评委们花了好久,才在脑子里彻底转过弯儿来,陈名也补充叙述了不少细节,几乎把正方的自由辩论市场用得差不多了,才让专业人士们接受了这个设定。

    现在,就看冯见雄怎么反驳了。

    一级混沌,二级混沌,辩题上升到这个高度,似乎已经诡辩到了极限,真的很难用实证来反驳了。

    或许,冯见雄可以靠同样画界贴标签的诡辩方式,跟陈名争一争“在当代和未来,与一级混沌斗争乃至于二级混沌斗争的人类工作岗位,究竟是哪一类更多、更主流”这个话题。

    评委们脑中估计,如果冯见雄选择这个战术,他依然会赢得比赛。

    只是,会打得比较僵持,没法继续扩大比分拉开差距。而陈名至少也能得到一个“虽死犹荣”的体面失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