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吊打小学生-第2/3页





    最后,还得加上一句铁口直断的恐吓:这些本来更加邪恶的东西,之所以在美国没有市场、没有被投入大规模商业应用,正是因为美国那边信用卡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了。

    而如果华夏这边的信用卡制度没法在三四年内成熟起来,到时候信用卡一退,这种互联网金融高利贷就要趁虚而入了。

    这种高屋建瓴的见解,别说夏大的几个菜鸟了,就是全场评委、嘉宾和主持人都听得云里雾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这冯见雄的眼界和跨圈商业创意,真是无远弗届啊。怪不得马风都会花每年200万咨询费经常请他喝茶、谈笑风生。看来他说的都是真.干货,是商界精英的眼界,普通纸上谈兵的大学生根本没法比。

    连硅谷那边电子支付和信用数据技术的最前沿,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还能举出有什么公司尝试过什么项目、最后何时被放弃。看来要是国内信用卡发展不良,说不定未来技术稍一成熟,那些连银行拍照都没的野路子网络高利贷就要趁虚而入了。”

    那几个一会儿不需要提问的评委,听了冯见雄的驳论,纷纷如此这般窃窃私语。

    夏大的二辩,是在一种极端被动的环境下开始驳论的。

    他的驳论,数次被自己的思路打断,明明很想说一两句直接与冯见雄针锋相对找回场子的话,可每次话到嘴边,都发现自己毫无底气。

    最终只能把三分钟的二辩驳论彻底发泄在反驳西门甄姬的立论稿上,老生常谈。

    高下已然立判作为一个反方的二辩驳论,居然从头到尾只能反驳正方一辩的立论稿,却对正方二辩在你之前的驳论发言置若罔闻视而不见,那不是怂了又是什么?

    但偏偏冯见雄的驳论太具体,太具有操作性,毫无金融界实践经验的人,只能徒呼“臣做不到啊”。

    ……

    驳论环节,夏大完败。差距一下子拉开了。

    然后是自由辩论。

    或许是交锋节奏变得短平快了一些,双方都没机会大段大段组织起圈套,所以夏大的颓势被稍微止住了一些。冯见雄和南筱袅偶有追击的机会,也无法连续痛宰,只能配合节奏一沾即走。

    比如,经过三四个回合的短兵交锋后,夏大那边已经放弃了全盘否定信用卡制度发展的立场,退缩到了“观察、规范、有期限地限制信用卡消费制度的发展”。

    他们细心修正了观点后,抵抗也变得更加顽固,虽然放弃了一些前沿阵地:

    “对方辩友说了那么多‘发展中的问题可以靠发展解决,而不能否定’但我方从一开始就没有说过要全盘否定信用卡消费制度,请对方不要故意歪曲我们的立论!

    我们说的是目前阶段结合华夏国情,信用卡消费制度确实是利大于弊的,应该在严密观察的情况下限制甚至暂时遏制其发展,并不是彻底一刀切。

    因为国人的信用习惯确实不好,而发卡行又贪图眼前利益盲目跑马圈地目前的信用扩张何止是给每个人额外3000块透支的问题?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只要有身份证有学生证,可以在十几个银行办十几张卡,那就是好几万了!那么多沦为卡奴的例子,对方辩友还要视而不见吗?”

    这番话说出时,评委们多多少少还是给夏大辩手们一点内心点赞的。

    可惜,这种点赞只持续了没几秒钟,就被冯见雄掐灭了。

    他甚至根本都不用说太多。

    “我很高兴看到对方辩友主动把立场退到‘信用卡消费制度目前在中国时弊大于利’这一步咱先不说这个修改后的立场对不对,我倒是想反问对方辩友,今天我们的辩题是‘信用卡消费的利弊大小’,还是‘信用卡消费在国内的利弊大小’。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那个夏大辩手心脏猛烈收缩了一下,迂回地逃避:“讨论辩题当然要结合国情……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了。”

    “不要逃避问题!我在问你今天的辩题是什么!”冯见雄丝毫不让,掷地有声地问,“是‘信用卡消费的利弊大小’,还是‘信用卡消费在国内的利比大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