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比惨王是没前途的-第2/3页





    而其他弊端,他只是列举了一个名字,连具体是怎么导致的都没有展开。

    所以金陵师大队这边,立刻就知道后面该怎么重点反击了。

    耐心地等待夏大这边立论结束,比赛主持也说了几句过场话尤其是强调了“请各位注意,本场比赛的观点立场是抽签的结果,并不代表双方辩手本人持这种观点,请勿过度解读”。

    然后,才宣布进入第二阶段。

    这种话,也是近两届大赛以来不得不反复强调的,而且每次都是放在立论结束后强调。

    因为很多辩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普通人都能插几嘴,加上如今的网络喷子越来越发达,容易带上强烈的民意和道德绑架色彩。只有强调了抽签立场并不代表辩手本人立场,才能更好地保护辩手,防止网路暴民抨击那些为冷静站台的辩手。

    主持人说完,冯见雄就施施然地站了起来。

    “对方辩友刚才大致说了几点信用卡消费的主要弊端,从声势上来看,倒是真可谓声振林木。可惜,我们从逻辑上细细推敲,就不得不觉得那种言论实在是遗憾。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信用卡消费对国家而言,‘会导致虚假需求、造成国家经济决策失真,是某些国家信用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之一’而我不得不告诉你们,导致这次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债的泛滥和其他复杂金融风险的过度包装。

    即使要和‘消费’强行扯上关系,也该怪美国人为不良偿付能力的低收入人群发放了过多的房贷。你见过世上有哪个国家,连买房子这种大钱,都可以用信用卡透支来借到的么?如果有,请对方辩友一定要告诉我,我立刻去那个国家买房。

    再退一步讲,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买房不能叫‘消费’,其经典定义属于‘投资’。消费过多从来不会导致泡沫,只有投资过度才会导致泡沫。

    因此对方辩友刚才过度强调的这个信用卡消费弊端,其实并不能归罪于信用卡制度独有,而是只要这个世界存在金融信贷,哪怕是要抵押的信贷,就都会有超发、风险、过度投资……等等弊端,除非对方辩友觉得应该取缔整个现代金融工具体系,否则不是罪不明责么?

    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对消费者个人而言,应当抑制过度和盲目的消费、避免透支风险,培养成熟的消费观’,并且举了所谓经济学上‘心理账户’的例子,言之凿凿把上述问题归罪于信用卡消费制度

    那我就不得不为这个制度叫一声屈了,支付宝付钱比信用卡还方便呢,未来手机要是升级了,说不定连付款密码都不用输,只要摁一个指纹就可以把钱付出去了请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我的设想很奇怪,在硅谷的authentec公司,这种技术已经做出来了,而且已经成熟了,只是还没有金融服务公司和整机供应商把它集成到支付系统中去而已。

    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为了让大家在付钱时更加冷静,是不是所有让花钱变得便利的技术进步,都是弊大于利呢?是不是这方面的科技进步都该封杀呢?

    那我们别说信用卡了,连刷借记卡消费也可以一样废止嘛,借记卡也是输完密码后‘刷’地一瞬间钱就出去了,一样让人的大脑前额皮层来不及反应过来,只有蜥蜴脑和伏隔核部分痛了一痛。

    最好以后连支票都不要了,大家买东西数零钱好了。因为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把钱花出去之前数钱动作的频次越多、时间越久,人内心因为财产减少而带来的痛苦感就会越深,就越能让人精打细算,把一切可花可不花的钱都不花……

    最后,对方辩友提到‘对银行和金融体系而言,信用卡的无抵押、低门槛会导致银行坏账率上升、金融风险提升’这里我不得不再提醒一句,今天的辩题是信用卡消费制度的利弊,不是金融体系的利弊。所以除非对方辩友准备否定整个金融体系、认为金融制度这种存在本身就是弊大于利,否则他就是典型的

    我不知道对方辩友有没有接触过生活,深入过民间。如果你去广大农村看一看,就会知道目前无抵押的小额民间借贷有多么泛滥、贫困者的刚需有多么明显,12%的无抵押年利率,简直只有在熟人密友之间才能借得到。每年那么多起非法集资案,那么多小额高利贷,它们害的人难道比信用卡少?它们带来的坏账风险难道比信用卡低?而这仅仅是无抵押信贷刚需的冰山一角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