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事业规划-第2/3页





    眼下就快4月份了,如果一切指标够格,两个多月后她和冯见雄就毕业了!

    既然妹子都主动放低身段,表示愿意常年跟他混了,冯见雄当然不能不讲义气。

    他慎重地想了想,提议道:“等我们的证挂满3年,我们俩合伙开事务所吧。就算年限不够,咱也可以在一起做事的,无非找个壳子挂靠而已。

    你的口才比妮可好多了,未来事务所那些非诉讼业务,可以让妮可抓着。那些要出庭的正经官司,就指望你了,我的精力有限,牵扯的事情太多。”

    开律师事务所的人,也不是天天都想着打官司的。

    毕竟有很多案子可以庭外和解、调解。

    另外还有那些诸如目前做过的品牌代理、各种碰瓷……

    那都是功夫在庭外的,主要看布局的能力和眼光,对口才要求不高。

    律所如果做大了,把诉讼业务和非讼业务拆分出不同的合伙人来负责,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冯见雄跟虞美琴也搭档了两年半多,对对方的才华禀赋比较熟悉,所以给出的建议还是比较中肯的。

    “既然这样,我就都听你安排吧。”虞美琴嘴里答应着,她所谓的“都听你安排”,显然不仅是毕业后的人生职场规划,更包括“在眼下的论文署名问题上”也全听冯见雄的。

    不过,看她的表情,却让人觉不出丝毫的释然和欣喜。

    冯见雄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心里不舒服?不喜欢这种生活?怎么看你答应得这么勉强。你和我有什么话不能直说的。”

    虞美琴叹了口气:“打官司的生意,赚得还远远不如不打官司的生意多吧。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你这辈子真会走心地当一个好律师么。”

    冯见雄花了几秒钟揣摩对方的话,这才反应过来虞美琴担心的是什么。

    原来,是怕他将来都不重视事务所的诉讼业务。

    按说,这种担心实在是太荒谬了。

    正牌的律师事务所,当然是接大案要案打官司来钱更多了,那些非诉讼业务,斡旋调解,能有多少钱途?

    然而,具体到冯见雄身上,因为他是知道这些年来国朝在知识产权法领域的一些立法漏洞、以及如何早期利用。所以,他在大学这三年里,在法务圈里做的事情,实在是不太像一个正常律师。

    因为那些可以预知法律漏洞的领域,是很适合一招鲜吃遍天、跑通一次后就模式化复制,所以集腋成裘之下,来钱肯定比见招拆招的同级别诉讼业务还多。

    说白了,冯见雄此前运作的两个系列案子,那都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批量复制产物,是非常粗放型搂钱的。

    虞美琴因为见识这种生活见识多了,这才产生了这样的错觉,以为一案一接的正经官司来钱反而不多。

    冯见雄心念及此,不由哑然失笑:“美琴姐,你多虑了。那些诉讼费几千万甚至几亿的顶级官司,圈子里多了去了。只不过原先我们没有证,要靠挂靠法援中心的资质接案子,所以我不敢放手一搏罢了。

    再说,接这样的大案子,也得在圈子里有威望有名声,大客户才放心你。别的律师连战连胜积累十年八年资历都算快的了。我打算从大学里入行,花五年时间让自己有资格接最顶级官司,绝对是圈子里破纪录的速度了。就怕到时候大案子到手,你没本事打赢呢。”

    听了这番打气的话,虞美琴心思倒是活泛了些,不过还是有点将信将疑:“真的假的,那你敢不敢给个准信儿的时间——比如,两年之内?到时候我们研究生也读完了,司法考试也过了,证也到手一年多了。你能不能到时候接到一起知名企业或者顶级社会名流的官司?”

    冯见雄理所当然地拍胸脯保证:“这有何难——套用一句查理芒格的话,当你手上有把锤子,你看什么都像钉子。在我这种人眼里,目前漏洞百出的、可以做潜在被告的顶级巨头,都不止一两个。

    只可惜,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让原告愿意动这个手罢了。给我点时间布局,把原告方挑事儿挑起来的话,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你不信?那我举个例子好了,还记得当年我在邱老师的物权法课上随口提到的那个案例么?其实那是我胡诌的,根本没什么索尼反破解被扶桑消协反诉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