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在哥面前你帅不过五分钟-第2/3页





    他也没专门学过传媒理论,但是他见识过未来15年新媒体的发展轨迹,包括各种移动自媒体是怎么博眼球、怎么迎合将来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大潮的。

    他只要稍微撷取一星半点儿的见识,就足够理解今天顾教授的困扰,并且完爆在场所有人了。

    趁着那几个人发言的时候,冯见雄继续和虞美琴低声聊着:

    “他们说的这一套套,只能适用于《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这样面向精英用户的媒体,因为社会精英都有自己的判断、广博的见识,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也非常讨厌自己‘被代表’。因此给精英看的东西一定要绝对客观、不带主观态度,这样才能讨好到他们。

    而社会底层的人,则需要看哗众取宠骗点击率的东西,古有黄-色小报,今有标题党。他们需要量大管饱又不用动脑子。

    而顾教授今天的问题,明显是觉得精英太少,不够用;抢小白用户又抢不过网络媒体。所以想问我们,如何独辟蹊径迎合‘有发展出中产阶级思维模式倾向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品味。那些拿5个W来回答的人,根本文不对题。”

    冯见雄评价完的时候,场上前三个人都回答结束了。

    然后又有两个举手的,看起来观点也和前面的人大同小异。

    不过他们似乎比较能察言观色,看出顾教授和王艳对那样的回答不满意。无奈面试大纲已经写好了,不能再加私货,也就只能在大纲的解释上花些功夫,修饰一下。

    “我觉得除了5个W之外,也应该兼顾同学们喜闻乐见的需求,让校台的时事节目比大型媒体更加生动风趣、在无伤大雅的角度进行夸张——就比如那些湾湾的哗众取宠电视台记者,他们的采访效果就比国内的央媒记者要好得多。

    拍任何一场火灾,湾湾记者拍出来的火总是看上去特别大,尖叫也特别夸张。拍台风的时候,他们一定要抱住树或者电线杆,假装一副随时会被吹飞的样子。我觉得这种修饰可以让同学们更加喜闻乐见,增加收听渗透率……”

    虞美琴听着这些观点,又比照刚才冯见雄的剖析,赫然发现这第四、第五位同学的回答路子,显然是看出前三人“迎合精英高冷”的标准答案不被教授看好,于是一下子拐到“标题党迎合小白”的路数上去了。

    不过,能说出这些,至少比前三个死读书、只有成绩好的渣渣要牛一些了。

    至少这些湾湾记者的博眼球战术,国内新传院的课本上市不会教的。能回答出来,就好歹说明他们还有课外勤奋自学的途径。

    “周欣怡、蒋晨……你们五个可以下去等结果了。”顾教授推了一下眼镜,把这五个人淘汰了。

    王艳看了也是暗暗咋舌:还有一半多人没回答呢,顾教授就这么干脆淘汰了这些人,可见有多看不上他们了。毕竟如果剩下的人也都这么渣渣,不还得矮子里面拔高个么?

    顾教授的态度,分明是不相信剩下的人有这么渣。

    “没人主动回答了么?那就按顺序点名。”

    或许是前面五个人死得太干净利落,还真震慑住了其他人,又或者是有些人本来就不愿意显得太轻浮,再也没人举手了。

    场内还剩下9个人,顾教授问了四个,又有两个答不出多少新意,或者过于刻板教条的,被淘汰了。另外两个顾教授没有马上决定,似乎是放着看看其他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14个候选人,这就只剩7个了,3男4女。

    “广电系,02级,付成才。”顾教授又念到一个名字。

    付成才内心一喜,旋即强行压下眼神中的欢欣:终于轮到哥装逼了!

    “感谢顾教授和戴台长的垂询。对于今天的话题,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无论是为了迎合少数拥有强烈自我独立意识的精英同学,还是放低身段用夸张博大众眼球,都不能解决校台如今面临的问题。

    为什么?因为这些手段,我们能想到,其他网络和电视、平面媒体都能想到。而广播的媒介形式落后,就会导致一切正面竞争都是徒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