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立场是站一辈子的-第2/3页





    冯见雄也跟着往里走,这是一幢四层的小楼,居然装了电梯学校里其他教学楼都是没电梯的,看来新传院和音乐学院还真是能要经费。

    一楼二楼是音乐教室、练琴房,三楼是办公区,四楼整层都是广播台。冯见雄粗略扫了一眼,就看到两间演播室、两录音棚,还有几个做后期的工作室。

    节目不怎么牛逼,硬件倒是配得很齐全。

    “你们这儿条件这么好?怎么批下来的?”冯见雄随口问了一句。

    丁理慧也丝毫不觉得有啥好讳言的,只是压低了声音,直白地叹息:“这里面猫腻多着呢,连部委下来的几个理工科专项经费都要过过手。”

    虞美琴听了,暗暗吃惊,冯见雄却是很快就理解了。

    大学里这些经费上的苟且,从来都不是新鲜事。

    金陵师大这所学校,世纪初的时候为了冲211,得设法补全“综合科研型大学”所需的院系门类。

    而它本身作为师范类的文科强校,此前根本没有工科专业,所以几年前颇是设法兼并了金陵本地更低等的工科院校,比如金陵动专什么的。这些学校被吞并后,就成了金陵师大的“电气院”、“动科院”、“测控院”。

    金陵动专这些学校在被兼并之前,早年都是有化工部或者电子工业部这些部委专门划拨、专款专用的科研经费的注:这两个部98年改制的时候都撤销了,前者和两桶油里的科研机构合并,成了中国化工协会。后者变成了信息产业部。

    而被兼并成为金陵师大名下的“院”之后,所有部委专项经费,就都得经过校一级的再分配了于是原本应该专款用于搞自然科学研究、买实验设备的经费,相当一部分就被挪给文学院买电脑建电子阅览室啦、被新传院拿来给校广播电台添置录音棚啦。

    反正就是看哪个院在学校里比较强势,比较亲生,就可以不讲道理欺负捡回来的院。

    这也对那些当初为了让自己招牌升级而卖身的理工科院校敲了个警钟:如果仅仅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将来领211字头的文凭,那么说不定就要付出教学科研质量不升反降的代价。

    相反,说句良心话,招牌辣鸡的文科大学卖身给更高级的理工科强校,倒是没什么后遗症,纯粹是划算买***如冯见雄老家的文科强校钱塘大学,被钱江大学吞并后,因为文科大学本来就不搞科研,没有部委专项经费,招牌升级后总财政拨款反而多了。

    “真恶心。”捋明白因果之后,冯见雄和虞美琴异口同声地轻声鄙夷了一句。

    连丁理慧都听得有些不自在,提醒了他们一句:“咳咳……你们法学院,也传统文科强院,是这番瓜分中的既得利益阶级哦。你们这么说,不是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么。”

    冯见雄毫不客气地分辩:“那又怎么样。我这人生来就这脾气,不会屁股决定立场的。比如我从小决定了一辈子站在中产阶级的立场上奋斗和代言,那就肯定要站一辈子。

    我不会因为自己假如事业失败沦为赤贫,就讨好因为无能而本该受穷的穷人;也不会因为偶然运气好成了富豪,就改为富豪鼓吹。”

    丁理慧听了暗暗纳罕,对于冯见雄的节操认知倒是又高了一层:“看不出来,你这人虽然说话没什么下限,倒是盗亦有道。以后当了律师,估计是个钻法律空子可以,官商勾结绝对不行的主儿。”

    “谢谢理解。”冯见雄就当这番话是在夸奖他了。

    虞美琴在一旁听了,不知为何竟有些失落和吃味:“没想到丁理慧直接转专业去学传媒,如今竟然跟我拉开了这么大一截待人接物、察言观色方面的差距。我跟小雄搭档了这么久,竟然看人还没她准。

    不行,以后我一定要更加体贴地观察小雄嗯嗯,这可不是因为我对他有好感,完全是为了锻炼自己洞察人心的能力,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虞美琴自行脑补了一番,很快为自己明明看上去很像是争风吃醋的决定,找到了一个非常正当的理由。

    而且这个理由的段数,绝对可以达到马云那种“连自己都相信了”的段数,哪怕上测谎仪都是测不出来的这可是有实打实的证据的,因为虞美琴此刻戴在手腕上的小米智能手环上面,显示的各项生理指标就毫无波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