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第2/3页





    相比于其他同学,他提前知道这个未来会出现的政策,就能早做准备,利用别人大三还在打DOTA的时间去突击复习一下——

    别以为当了大律师的人,就能一辈子把司法考试那些又臭又长的东西记在脑子里。司考的知识点,对于一个律师而言,一般只有两三成在的工作中用得到。而其他要不就是琐碎的说教,毫无经济价值;要不就是因为专业的进一步细分而常年荒废。

    而且冯见雄是15年后人工智能时代回来的人,那个时代的人根本不需要记住和背诵什么大段的内容,只要有个提纲挈领的索引在脑子里,剩下查资料的事情都可以靠机器人解决了。所以那个时代的人记性退化比较厉害,到时候复习还是必要的。

    至于刚才冯见雄脑中想到的另一个证书,专代资格证,则是很多专攻知识产权诉讼路线的律师大多会选择辅修的证书,目的是可以接触更多专利事务。

    那个证书的考试内容倒也是考法律。凭心而论,理论题部分比司考简单很多。只有实务部分有些难度,要同时考验到考生的理工科理解能力。但

    对很多律师来说,这考试最大的门槛反而在于法学生没资格报考,国家规定必须是本科阶段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才能参加。

    上辈子为了这事儿,冯见雄后来还是想办法事后双修了一个电气工程的本科学位,才拿到专代考试的资格。

    如今这辈子既然想在商业诉讼领域有更大的发展、这个事儿也要提前准备起来,别搞得将来太累,再猝死一次。

    今晚喝酒的时候,他就听虞美琴委婉地提到过一句:她是为了试着运作让学校承认她去年学意大利语的学分,将来拿双学位的事儿,才跟号称有关系的翁得臣虚与委蛇的。

    冯见雄自然不可能去走仇人翁得臣的门路,但虞美琴的话对他也是一个提醒。

    或许后面两年他需要跟虞美琴多多接触,共同探讨一下谋求双学位的心得。

    “唉,感觉重来一次,怎么大学生活更加忙了。而且都是长线投资,短期内能用来赚钱的套路一招都没想到。”

    “赌球?炒股?好象不行,这个世界的体育圈子彻底乱了,而且因为世界设定不太一样,科技树也有点歪,股市走向完全没法预测。何况上辈子本来就没背这些辣鸡知识。”

    “要不利用上辈子混专代时候积累的经验,刷一些钻现有技术空子的无用专利,给那些刷职称的工程师、教授凑政绩换点钱?这事儿不用职业资格,可能有戏,明天留意试试吧。想办法问一下院里教知识产权法律的老师,应该有人在外面兼做专代的。”

    定下这个试水的想法之后,冯见雄觉得整个人的精力都快透支了,不由得沉沉睡去。

    ……

    第二天是星期五,冯见雄一觉睡到8点多才醒,总算是觉得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按照课表,上午和下午各自是两节课,算是一周当中比较轻松的日子了——法学院的课程很少有继承性,所以是典型的大一课程超多,周一到周四几乎每天都有三门课要上。

    不过既然上了大学,跷课迟到就不叫个事儿了。

    寝室里也就黄大磊和赵海俩贫困生挺老实,每天按点儿上课。

    刚网吧包夜归来的徐明自然是倒头睡大觉。

    冯见雄收拾了一番,赶在第二节课过半的时候从教室后面溜进去。

    不少坐在后排的同学都注意到他了,进门的时候还对他挤眉弄眼的。

    讲台上,教民法学的是个年近三十的女老师,名叫邱雪。当时正在抄板书,对此毫无察觉。

    冯见雄瞥了一眼板书的内容,这堂课主要在讲物权和债权的特点对比——国内的《物权法》是06年讨论制定、07年颁布的。

    如今是05年下半年,民法学的相关课程中,关于物权的法理讨论,那都是热门。

    冯见雄认真听了20分钟,散场的时候居然还赶上了点名,幸运过关。

    徐明没来,自然是被逮到了,除此还有七八个跷课的。

    邱老师心中不快,看了一眼点名记录,准备找个典型杀鸡儆猴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