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共享单车为什么贵-第2/3页





    要想推广到全国,更是千难万难——最多再推广到相对有钱点儿的两广,而其他内地省份肯定是吃不起的。”

    那么多真凭实据摆在柳洋面前,他也不得不持重了。

    尽管这个机会看上去有些可惜。

    他最后拍板道:“让采购部把供应商都先谈起来,稳住吧。把做切糕需要询价的原料都敲瓷实了,具体怎么做他们懂的——就告诉供应商近期会有大单,吊住他们的胃口。生产部也把调线工艺方案先做出来。

    如果到时候对方还有新一波的市场营销推广,我们就立刻加班加点上这个产品,跟一波顺风。如果松鼠果业没有后招了,我们就犯不着了。”

    如此一来,等下一波行情真的来的时候,优品铺子的跟进速度可以快一些。而如果没来,也无非是供应商被画的大饼忽悠了一下,优品铺子自己不会有损失。

    柳洋这个决策,显然是在赌田海茉的后续动作。

    他不相信田海茉会在这波行情冷却之后坐以待毙。

    如果田海茉再次花大钱做广告费、或者花式炒作推广,把切糕这个概念再次推向全国、推向新的高潮,那他就跟。

    如果田海茉在这波行情过去之后认命了,那他就当没发生过。

    一言以蔽之,让他柳总花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广告费,他是不会去花的。但如果有同行砸了巨额广告费足以让整个行业受益,那他肯定是要白白跟风的。

    算盘精着呢。

    ……

    柳洋能想到的问题,田海茉和冯见雄当然也能想到。

    为了偶尔的一波销量高潮,就贸贸然购置进来大批生产设备、扩大投产,那是风险很高的事情。

    从财务上计算,“卖一吨糖就净赚四五万、一个月卖二三十吨、净赚120万”,看上去很美。

    但谁都知道,这种算法的前提,是按照经典的财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比如,按照《华夏人民G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U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其他运输工具,为4年;

    换句话说,田海茉为了扩大生产而增投的设备,按照税法最快也要5年甚至10年才能算报废。

    所以把那300万投资平摊到5年60个月里,国家认为她每月的设备折旧成本才5万块(当然还有利息问题,比如可以把设备资金来源伪装成是贷款来的,那样可以在账面上多体现一些财务成本)。

    可是事实上,在那些短平快的一波流生意里,谁的设备特么能真的用上五年?

    或许一年之后,设备确实还没坏,但产品已经过气了。机器放在那里吃灰生锈也没法开工、没订单开工。除非调整工艺改造设备发挥余热,或者把确实没前途的设备低价卖掉淘汰。

    后世2016年到2017年国内那些自行车厂,之所以给共享单车企业生产自行车的时候,就普遍收取远超出正常人记忆里的车价,以至于让大众惊呼“工业产品不是一直在降价么?什么时候自行车变得这么贵了?”。

    这里面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激增的订单量,逼得自行车厂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

    税法认为这些造自行车的流水线要五到十年才折旧完,但谁都知道共享单车的非理性烧钱大战最多两年内就结束了。那些互联网资金背景的公司就会纷纷倒闭,最后只剩下类似滴滴快地一样的两家头部企业,比赛谁失血速度慢,然后收购吞并对方。

    这种大背景下,自行车厂给车子定价时,就必须“把国家认为我5年才报废的生产线,实际按2年就报废来算成本”定价,把每辆车的产线折旧成本提高2.5倍,自行车自然就贵了。

    田海茉不是学法的,所以有些东西,只能是一边前行,一边偶尔靠冯见雄甚至冯义姬给她科普其中的风险。

    “所以,你想过没有。国家认为你5年才报废的生产线,有可能半年之后切糕热就过去了,你就只能贱价处理旧机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