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蒙州收官之战



  许抚州站在城池上,蒙州城后方的合城依山而建。

  合城之中有三万挡骑营和两万蒙州军,许抚州要做的就是以这五万人暂时挡住关羡潼的步伐。

  妖族一开始就是冲着踏平北境然后直奔中原去的,妖族那些文武官员包括妖皇刘澹在内,都没打算浪费在北境的贫瘠之地。在这种情形下,蒙州的不降死战和妖族自身也不愿纳降,使得蒙州城以北的戊堡寨子都在关羡潼所率的西线大军花巨大代价攻破后,几近损坏殆尽。

  当然,目前看来,利弊参半,好处是让蒙州境内更加易于妖族骑军来往驰骋,但是如果北境将妖族最有力的反攻放在蒙州,那么关羡潼的几十万西线大军,就有苦头吃了。

  要想扭转蒙州乃至整个北境的战局,唯有这样。

  关羡潼攻城掠地后也不会派人守城,这与当年黄罡树如出一辙,这也是北境的机会。

  周舒辰率领六千缺月铁骑由北往南开赴合州城。

  五万虎啸军进入合州城。

  一万五千虎豹骑进入蒙州城。

  沈轻舟看着残破的蒙州城,摸摸抽刀,身后一万五千骑亦是抽刀。

  天雄营,龙骧营,雁门重骑,皆入蒙州!

  北府……

  两支骑军开始毫无花哨的对撞冲锋。

  北府地势平担宽阔,利于骑军展开阵线,既然是个骑战绝佳地点,那么同时意味着这儿会是个很容易死人的地方,而且死人的速度应该会很快。

  匈骑是轻骑中的轻骑,一方面是匈族人太穷了,根本装备不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匈族人个个长臂如猿,臂力超群,这就使得他们几乎每一骑都是马背上的神箭手。

  与北境赢家有着血海深仇的羌族年轻都尉张扬,终于不再刻意压制骑军的冲锋速度,大手一挥,以一方黑巾蒙上马眼,胯下坐骑的速度骤然增加,若是有观战者位于横线上望去,一定会被这些昂首战马在奔跑中展露出的那种肌肉感惊艳。

  张扬麾下一千八百骑脱离主力,冲至最前。

  人族和精灵族在冲锋中蒙住马眼的习惯始终不曾流行开来,但在妖族是传承数百年的旧俗,一开始是保证战马在面对中原步军拒马方阵的时候无所畏惧,同时还能刻意让马“受惊”,在骑军与骑军的转瞬即逝的凶悍对撞前,骑卒狠命鞭挞,能够催生战马爆发出更大的脚力,用战马的速度来带动骑兵冲锋的侵透力。

  不过遍览天下精锐骑军,恐怕也就只有北境铁骑不屑使用此种“雕虫小技”,这归功于北境每一匹军马的由生转熟,各大马场倾注了无数心血,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银子。北境每一匹最终踏上大型战场的熟马背后,都会有一匹甚至数匹战马死在之前。

  战场上,只有一千八百余匈骑发出的震天嘶吼声。

  两相对比,两千缺月铁骑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古怪,厮杀之前集体沉默无声是一个原因,更重要在于他们简直就是拿轻骑当重骑使唤的亡命之徒。

  缺月铁骑在提矛加速冲锋之后,直奔对方,甚至放弃了一拨轻弩泼洒敌军骑阵的杀伤力!

  北境铁骑善战,且敢人人面北而死!

  天凌用兵,历来擅长骑步结合,步军居中,骑军位于两翼,后者并不用于正面陷阵,除了受限于骑弓劲力逊于步弓尤其是大弩的天然因素,更主要还是骑军本身最大优势便是强大的机动性。纵观历史,一长串经典战役中,这种无可争议的战争定式,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只要是能被冠以名将头衔的将领,哪怕是步军统帅,给他一支数千人规模的骑军,一样能够指挥得有章有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久病成医了。

  当时饱受战火熏陶的那一大群天凌高层武将,不会用骑或者说不会破骑,那么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同僚打招呼。但是这种骑步结合的战术,一旦挪到了补给困难的地方,难免水土不服,赵乾登基之后主动对妖族发起那几场大战,就吃足了苦头,许多初期看似形势大好的局面,就都被一些发生在主战场外的战事给毁掉,以妖族万小飞和关羡潼先后两代著名妖族将领为例,这两位的成名之作,都是靠着轻骑动辄长达千里的长途奔袭,一口气绕到天凌大军的后方,直接捣烂一条甚至数条主干补给线。天凌朝廷那些名将尤其是骑将对此大为懊恼,可是不知为何,始终没能有一位在脱离步军配合下去跟妖族骑军硬碰硬的天才将领冒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