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季前赛



    几乎每一天,都会有人失意的离开圣安东尼奥,直到NBA季前赛开始的前几天,马刺才总算确定了最后的十五人大名单。

    张伯伦幸运的留了下来,不过随着马刺开始真正的进入阵容磨合期,张伯伦在队内训练赛的上场时间少了很多,而且在队友们熟悉了他的打球风格后,他也没有了初来乍到时的那份惊艳。

    他的缺点太明显了,长处也不是没有办法防守,他的速度是很快,可是掐断队友跟他的传球路线后,他还能有什么发挥?他的预判能力是很不错,可是这也只能让对手在面对他的时候更加的小心一些罢了,至于出色的卡位能力......不提也罢。

    “为什么呢?”

    每次看到张伯伦在球场上的挣扎,卡莱西莫总是忍不住这么问。

    这也决定了张伯伦在季前赛的命运。

    在季前赛的前七场,为了磨合阵容,让松散的队员找回比赛的感觉,张伯伦坐在替补席上的时间比起夏季联赛来大大的增加。场均上场的时间只有十分钟不到,数据也缩水成3.3分2.1板。他只是队内的一个有着特殊用途的中锋,球队的边缘人。

    第八场来临,马刺队集体赶赴休斯顿。这场比赛因为两个中..国人的关系,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一个是选秀的状元,球队的基石,国人的骄傲。一个是落选的板凳,蓝领中的蓝领,不被大多数人熟知。

    “姚明以高超球技,顽强进取的精神,谦逊幽默的气质与人格魅力,赢得了世界声誉。让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让更多的人关注、喜爱篮球。

    姚明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具有史无前例的个人影响力。姚明的意义与价值,超越了篮球运动,超越了国界!”——姚明退役时人们对他的体育生涯的评价。

    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乔丹,但你一定会知道巴克利。你可以不知道“红衣主教”,但你一定会知道小范甘迪。

    在中..国,所有姚明的敌人会成为中..国人民的敌人,所有姚明的朋友会获得全中..国人的友谊。

    在“野兽”没有加盟火箭之前,NBA仿佛没有他什么事,但加盟火箭之后,奥本山宫殿他那时代表的就是正义。在中国,连火箭的龙套都会有超过别的球队中产的知名度。

    这就是姚明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因为姚明的关系,张伯伦少有的从网络里“走”出来,出现在了主流媒体的报道中。

    “快看,他爸,伦伦,是伦伦!”

    张伯伦的母亲拿着一张报纸兴奋的对张伯伦的父亲说,上面,有一副张伯伦身穿马刺“0”球衣的正面图片。

    看到报纸上的张伯伦,他的父亲不由自主的咧开嘴笑了起来。

    “快念念上面说什么?”

    张伯伦的母亲忍不住催促。作为一个多子多福家庭的长女,十几岁就开始承担饥荒家庭的挣“公分”责任,她并不识字。

    张伯伦的父亲清了清嗓子,暂时放下了手头的活计,为张伯伦的母亲念起了这篇报道来。

    事实上这篇报道跟张伯伦没有多大的关系,通篇也大多在赞美姚明,不过这还是让张伯伦的母亲听的津津有味。

    “10月24号,这不就是明天吗?”

    张伯伦的父亲念完后,张伯伦的母亲突然的问。

    张伯伦的父亲先是点了点头,又想到了时差的问题,在心里算了一下后才开口:“应该是后天,咱们这里跟美国差了得12个小时。”

    “哦。那这次用它能看吗?”

    张伯伦的母亲手指着张伯伦父亲办公桌上的电脑问。

    虽然仅仅距离张伯伦被马刺签下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可是他们的家庭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他的父亲,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也开始学着跟人家那些小老板一样,给自己印发了一些名片,上面加上了现在还非常流行的“经理”头衔。

    手底下也养活了几十个人,虽然都是苦哈哈的建筑装修工。可是原先工作单位的刻意照顾,他们家的小工程队并不缺活,也从来也不会像大多数做类似活计的人一样被拖欠工程款。所以现在张伯伦的家里已经没有了债务,并开始积攒余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